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命理>百家姓>背後的歷史故事 - 江南第一家鄭家滅門案

背後的歷史故事 - 江南第一家鄭家滅門案

占星站 人氣:8.56K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它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中國的姓氏,不少來自最初封國的國名,鄭姓也是如此。接下來為大家講述江南第一家鄭家滅門案,背後的歷史故事。

江南第一家鄭家滅門案,背後的歷史故事

華夏江南有一個飲譽中外的鄭氏大家族,她歷經宋、元、明三朝,同居共食達三百六十餘年,鼎盛時三千多人同吃一“鍋”飯,她就是多次受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親賜的“江南第一家”。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以“孝義”名冠天下的家族卻發生了先祖兩起“棄孝從亡”客居他鄉的事件,直到2002年3月和2010年3月,失蹤了六七百年後,流失到韓國瑞山和福建寧德的鄭氏後裔相繼來到“江南第一家”認祖歸宗續接延脈。

為什麼這個“一門尚義,九世同居”的家族會發生先祖兩起逃亡外地客居他鄉以致造成血脈中斷骨肉離散的事件呢?他們與當時的朝廷和皇帝的命運究竟有着怎樣的聯繫?他們的最終結局是悲抑或是喜?今天我們將如何來看待當年所發生的“棄孝從亡”事件呢?

“江南第一家”已經融入了愛民忠國,崇義重德,清廉自律,為賢是舉,遵規守法,謙和民主,敬祖尊老等諸多文化元素,蓄積了厚重的歷史遺存與豐富的文化底藴。“義門鄭氏”忠孝仁義傳家,以“孝義”名冠天下,明太祖親書“孝義家”又稱“鄭義門”。鄭義門“九世同居”的基點就是一個“孝”字,先孝後有義,無孝談何義。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中國傳統文化就提倡“以孝治天下”,稱“孝為德之本”,並有“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之説。

鄭氏義門有許多感人的行孝事蹟相傳,其中“孝感泉”就是他們孝感天地的歷史見證,位於白麟溪南岸一口方井上的“孝感泉”是當年首創合族同居始祖鄭綺的遺蹟。據宋史孝友傳記載,鄭綺在當地是位有名的孝子,母親患“風攣”,癱瘓在牀30餘年,他“抱持以就便溲30餘載”未有半句煩言。一年大旱,溪水乾涸,病母卻想喝溪水,鄭綺在溪邊“挖數仞不得泉”,急得他號啕大哭了三天三夜,感動上蒼,從地下突然湧出甘泉,人皆以為孝感所至,故名 “孝感泉”。後人在泉上立碑建亭,以資紀念。

然而鄭氏義門的孝義家風更體現在“義”字上,這種“義”不僅僅表現為對親情、對家族之“義”,而是體現了對民族、對國家之“義”,這就是“正義”之“義”。特別是當國家命運和民族矛盾到了危難的關鍵時刻,這種家族之“義”就昇華為民族之“義”。所以鄭氏義門之“義”更是表現了一種不離不棄、忠貞不渝和匡扶正義、大義凜然的氣節和品質。

“江南第一家”的兩起認祖歸宗事件正是集中體現了這樣一個“義”字,自古義孝不能兩全,而以孝為儒家文化核心的“江南第一家”在義孝不能兩全的難題面前,毅然選擇了“義”字。因為“江南第一家”兩起認祖歸宗事件始終與一個朝代的更迭和一位皇帝的命運緊密相連,而孝子之門出忠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起事件是在南宋末年,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朝廷長期為投降派所把持,文武官員紛紛出逃或投降。南宋亡臣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成立小朝廷,逃亡至南海一帶。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捨。後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1279年3月19日隨着崖山海戰失敗及陸秀夫揹着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身亡,宣告南宋徹底滅亡。

從特定的歷史眼光來看,南宋雖然勢弱偏安,但是南宋小朝廷畢竟傳承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文化的正統王朝,而元朝屬於外族侵略者。據記載,當年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野蠻的侵略戰爭。在面臨着亡國滅種的危難之際,主戰派代表文天祥忠於南宋朝廷,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但他寧死不屈,從容赴義,堪稱民族英雄。他的《過零丁洋》作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象徵。

作為外族侵略者的元朝統治者,雖為蒙古貴族,不通漢族文化。但它們在長期的征戰中,認識到漢文化對於奪取和鞏固政權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家乃固國之本,於是“江南第一家”的治家經驗,以其家庭政治、家庭倫理建設和封建社會長期形成的宗法制度和思想體系,一開始就受到元朝統治者的重視,並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鄭氏家族到了第五世祖鄭衝應時,正是宋元交替之際,社會動亂使統治者千方百計尋找治理國家的良方。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元朝丞相脱脱逼迫曾在南宋朝廷任刑部員外郎一職的義門鄭氏第六世祖鄭臣保歸降元朝任官,遭鄭臣保斷然拒絕。他大義凜然地説:“古人云: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侍二君,我怎麼能當你們元朝的官員呢?”寧可棄孝從義,忠於南宋朝廷,為避免他們再來糾纏報復,鄭臣保當即攜帶家眷從杭州灣劃小船遠走他鄉。在海上經過長時間的漂泊後,鄭臣保來到了高麗瑞山的看月島,並在那裏定居下來。在看月島上,鄭臣保夫婦過着清苦的生活。他們先後生了3個小孩,其中一個名叫鄭仁卿的兒子後來當上了高麗國的丞相。據統計,由浦江遷徙去的鄭氏後代在韓國世代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萬餘人。直到2002年,韓國瑞山鄭氏和浦江鄭氏在河南滎陽參加一次尋根問祖的宗親活動中,發現雙方的鄭氏族譜中竟然有一位太公同叫鄭衝應,經史料查證才確定韓國瑞山鄭氏與浦江“江南第一家”屬同宗同系,雙方在鄭氏宗祠隆重簽訂了《歸源金禧書》。正因為當初鄭臣保的忠臣之“義”,於是就有了760多年後韓國鄭氏來浦江鄭宅認祖歸宗的事件發生。

第二起事件是在洪武帝朱元璋駕崩後,大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僅四年,其叔父北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燕王兵力強大,建文帝禦敵屢敗,朝廷文武百官多見風使舵,開城門紛紛投降燕王。當時南京朝廷武將緊缺,建文皇帝賜封文官鄭義門八世祖鄭洽為留守衞都尉指揮史。鄭洽、廖平等率領南京軍民抵抗篡權奪位叛逆朱棣多次進攻,但因寡不敵眾而失守。1402年6月13日,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終於攻破南京,建文帝只好下令縱火焚宮。

建文帝當政期間,一改朱元璋嚴酷的統治風格,採取寬柔的統治方式,予民以休整,深得民心。建文帝是一個愛民如子,以仁德治天下的明君。時人談論,均言“四載寬政解嚴霜”。建文朝四年的新政成功,獲得了民眾和臣子的支持。

對於太祖朱元璋的生性“雄猜好殺”,建文帝對局勢有着深刻的認識,因此繼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改變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建文帝有意結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風,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提高文官的地位,將權力適當下放,不再將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手中,所以得到了朝臣的支持。初登大寶之時,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乃祖父“洪武”剛好形成鮮明的對照。他還立即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大開科舉考試,並下詔要求薦舉優通文學之士,授之官職。建文帝身邊幾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如兵部尚書齊泰和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都是洪武年間金榜題名的狀元。翰林侍講方孝孺是建文帝身邊的主要謀士,幼時就以聰敏機警着稱,後師從當代名儒宋濂,詩文為時人所推崇。而以鄭洽為代表的江南第一家眾多學子也自然受到了建文帝的重用。正是因為建文帝所依賴的大臣多為這樣的文人,所以人們又稱新朝廷為“秀才朝廷”。這種情況下,文人獲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因此他們膽量也大了,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建文帝忠心耿耿,這也是後來大批文臣甘願為建文帝殉難的原因。

朱棣在登基的過程中受到了眾多建文朝臣子的殊死抵抗。歷史上有名的“士中硬漢”大學士方孝儒寧死不願為篡位得逞的永樂帝朱棣寫詔書的典故就發生在那個年代。方孝儒是鄭義門的良師益友,他誓死不願寫永樂帝登基的詔書,朱棣就割了他的舌頭,血噴如注。他用自己噴出的血寫了一個篡位的“篡”字。朱棣一怒之下,就滅了他的十族,包括師生、好友這一族共873人,這是歷史上一起駭人聽聞、空前絕後的株連冤殺事件。還有眾多建文朝臣子同樣都因為不願臣服於朱棣而被殘忍地殺害。所以在建文帝被奪位以後,仍有眾多忠義之士至死不愈,為建文帝殉死。

鄭洽就是眾多忠義之士中的傑出代表之一。有史實記載,“靖難之變”時跟隨建文帝的共有22人,其中有一個翰林待詔叫鄭洽的就是浦江鄭義門人。當時情況非常危急,眾臣提議:“忠臣出於孝義之家,浦江鄭氏義門孝義家可居。”鄭洽就對皇帝説:“臣蒙高皇隆恩無以為報,今正其時也。”建文帝説好,大家就約定左右緊隨3個人,以師徒相稱,其餘的都化裝改名逃出京城,乘船一路南下,往浦江而來,曾隱匿於鄭宅一口相通的枯井內倖免於難。

為什麼在危難之際眾臣會提議“浦江鄭氏義門孝義家可居”?而鄭洽又為何對建文帝如此感恩戴德呢?原來“江南第一家”後裔與大明皇家正統嫡系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早在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鄭氏義門的孝義就聞名天下。為了表彰義門代代相傳的孝義家風,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號召全國人民學習。朱元璋萬萬沒想到,自己百年後,後代竟會在他親賜的“江南第一家”裏躲過一劫。

據史料記載,浦江鄭氏家族是一個有着300來年曆史的江南望族。鄭氏曾15世同居共食,故有“鄭義門”之稱。明洪武初年,鄭氏家族的家長鄭濂在大明帝國的京師南京供職。不久,災難降臨了。“胡惟庸謀反案”牽涉到鄭濂,此罪在好殺成性的朱元璋面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鄭氏兄弟與眾不同,當官差上門捕人時,鄭濂6兄弟爭先恐後承當“罪名”。消息傳到朱元璋那裏,朱元璋感慨“像鄭氏這樣的家族裏怎會出亂臣賊子?”於是下令,寬宥了鄭氏兄弟,並將這次“爭罪”中最捨身忘義的鄭氏小弟鄭湜請來擔任左參議。據説,洪武十八年朱元璋為了表彰鄭氏家族的“忠孝仁義”,還特地贈予“江南第一家”之匾,該匾後來就一直被掛在鄭氏宗祠裏。

對於鄭氏家族的忠義,朱元璋在培養自己皇儲的時候,他就從“鄭義門”中挑選東宮屬官。這期間,鄭濂的弟弟鄭濟、鄭沂紛紛被提撥重用。既然鄭濟出任過朱允炆的東宮屬官,那麼由此可以説建文帝朱允炆跟浙江浦江的鄭氏家族之間確實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其實,本來已是明皇朝接班人的太子朱標也與鄭家有一定的關係。原因是朱標的老師宋濂早先居住在金華潛溪,因仰慕鄭氏家族“九世同居”的“孝義家風”而遷徙到距“鄭氏宗祠”約一公里的青蘿山麓,直到1360年被朱元璋請到南京出仕為止。正因如此,朱標兒子朱允炆上台後沒多久,就表現出對鄭氏的親近,他曾大力旌表鄭氏家族,當時的鄭氏家長鄭渶還專門到南京去朝謝建文帝。建文帝親筆御書“孝義家”並賜予鄭氏,後被鄭氏家族收藏。

建文帝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靖難之變”後,他被迫退位出逃。他的下落600多年來一直是個謎,至今仍是歷史上十大謎案之一。而江南第一家的不少史蹟表明,建文帝就是在這裏避難的。

鄭義門的家長就把建文帝藏在萬松嶺和古樹蔽天的東明山西麓這個地方。江南第一家至今留有反映建文帝在這裏避難史實的古蹟,分別有:幫助建文帝羈難脱身的枯井“建文井”,以及供建文帝藏身的小閣樓“老佛社”等。鄭氏子孫們結婚用的禮堂昌三公祠的18塊門板上,中間花板雕刻的就是建文帝從繼承皇位到退位出逃江南第一家的完整故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獨具一格一步一顛的鄭氏龍燈,相傳建文帝避難來鄭宅街上觀燈解悶,被迎龍燈的村民認出,馬上半跪行禮,龍頭也隨人下顛,行路時不斷行磕頭禮。此後,這種其意在向建文帝行禮的蹺腳燈頭即行禮燈頭,至今尚在延續。

在義孝不能兩全的難題面前,鄭洽忠君而不顧家族安危,隨帝出奔,毅然選擇了“義”字,繼續護衞建文帝逃亡到南方,浪跡天涯,後其母親妻兒都四處討飯逃難,連愛子鄭安治也在戰場陣亡。鄭洽終身追隨建文帝,矢志不移,最終在福建寧德鄭岐村隱姓埋名,直到現在被大量史料證實發現這段隱情。

鄭洽冒着殺頭滅族的危險,收容一位被逼下野的皇帝,“江南第一家”整個鄭氏家族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赤誠,而這正是“捨身取義”這一中華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正是忠臣鄭洽表現如此可歌可泣的鐵膽忠義之舉,才引出了一段600多年後的今天,福建寧德鄭岐村鄭洽後裔前來浦江“江南第一家”認祖歸宗重續延脈的一段傳奇佳話。

以往“江南第一家”祭祖時都是鳴鐘二十五下半,為何還要鳴鐘半下?原來鄭洽忠君而不顧家族安危,隱姓埋名,隨帝出奔,鄭氏家庭以恐干係,在家譜中暫時削去鄭洽之名。後裔在祭祖時本應先鳴鐘二十六下,然因諱鄭洽之名,只得鳴二十五下,但子孫不甘隱其名,在二十五之後,復鳴半下,以示鄭洽隨帝出奔之意,這一習俗至今已越六百多個春秋。

2010年3月22日,“江南第一家”在隆重的認祖歸宗儀式上第一次敲響了二十六下完整的鐘聲,鄭義門第八世祖26位兄弟子孫第一次齊聚,“失蹤”六百多年的鄭義門第八世孫——建文帝從亡大臣鄭洽終於歸宗了,鄭氏義門裔孫在宗祠內歡聚一堂,以告慰鄭洽忠魂。

雖説“江南第一家”兩起認祖歸宗事件的當初都是在義孝不能以兩全的難題下,鄭氏祖先只能暫時忍痛割愛棄孝從義、移孝致忠造成血脈中斷這樣一種帶有一定時代悲劇色彩的結局。然而,時隔六七百年後,韓國與福建的兩支鄭氏後裔隊伍相繼認祖歸宗,重續宗脈,不正是説明“江南第一家”在經歷棄孝從義百年磨難後,最終還是實現了孝義相傳、義孝兩全皆大歡喜這樣一種富有喜劇色彩結局的目標,圓滿解答了一道千古以來令人費解的難題,從而演繹了一場義薄雲天和孝感天地的傳奇歷史劇。

“江南第一家”的認祖歸宗事件詮釋了一個具有時代特徵和民族精神的大“義”字。今天我們將賦予“義”字為新的內涵,“義”就是要我們具有一種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心,面對責任不言代價回報的奉獻精神,在民族危難之際表現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崇高精神境界。“多難興邦,玉汝於成”。面對外敵入侵的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是如此,面對自然災難的國家民族危難之際也是如此。近年來在中華民族遭受百年不遇、南北為患的滔滔洪水,突如其來的“非典”肆虐,天崩地裂的汶川、玉樹大地震等大災大難的危難之際,全國軍民義無反顧,充分表現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奉獻大“義”之歌。

TAG標籤:#江南 #歷史 #滅門案 #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