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占星站 人氣:3.06W

在歷史悠久的華夏大地,從古至今就流傳着許多的傳統文化,而這些傳統文化一直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而婚姻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每個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婚俗文化,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山東的婚俗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親迎
  迎娶禮儀,通常稱為喜事、將媳婦、娶媳子,婚禮之前要請親戚朋友或街坊鄰居共同來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稱為總管,或稱大總管,為了與辦喪事的總管相區別,亦稱紅總,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諸如寫對聯、下請柬、啟用車轎、請樂隊、廚師、帳房先生、勤雜人員、安排迎親、送親、宴客等等。

這場喜事辦得是否紅火熱鬧,主人家花錢多少是否得當,親家賓客是否滿意,禮儀是否周到,就全看紅總的能力了。所以,紅總是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裏懂得這套禮儀的長者來擔任。婚禮之前還要下帖邀請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來,那就要用馬車、地排車或者膠輪小推車去搬。至此,結婚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娶親是整個婚禮過程中最有情趣的環節,舊時臨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換上新裝,鼓樂相隨繞村挨户行禮,稱為行家禮,意思是懇請親鄰在婚娶的日子裏多多幫助。有的地方只給本族的人家行禮,謂之演家禮。東平縣的男子,在迎娶新婦的前一天到親友家行禮,謂之告冠,而親友送禮亦謂之冠敬。

無棣將婚之夕,婿衣冠謁家廟;陵縣將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將婚時,着成人冠服,告廟,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並宗族長輩、鄉先生;泰安、東阿都以婚禮為冠禮,即婚娶為成人,未婚為童子。

婚禮的前一天,女方家裏的親朋也都到齊,為新娘暖嫁,或稱暖轎。暖嫁就是晚間請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還要請一小戲班來清唱幾齣。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辭娘禮”,感謝父母養育之恩。臨沂一帶習慣“送親”,婚禮前一天晚上僱的轎子就來到女家。轎伕們一起參加暖嫁,這時要盛情款待,讓他們在第二天能把轎子抬得穩當,不顛不晃。萊陽一帶,在婚禮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轎子送往女家。送轎子時,新郎先在轎裏坐上十幾步遠,然後再下來,意思是壓壓轎子。

娶親之日,禮俗繁多,迎娶新娘過門是首要的一項。山東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時間等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異。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新郎親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謂之親迎,也可以稱為迎親;第二種是新郎不親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稱之為等親;第三種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來,可以稱之為“送親”。

迎親在有的地方稱為“大娶”,多為有錢人家所採取,生活富庶地區的一般人家也常採用。等親和送親有的地方稱為“小娶”,適宜於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臨沂、濟寧、泰安、淄博、濱州等地區,大多采用此種形式。梁山貧寒人家娶親多數乘車,儀式簡單,俗稱“一車二牛倆燈籠”。迎娶新娘進門的時間,一般都在中午,但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卻在子夜,日照等地多在午後。中午娶親者,早晨最先來到辦喜事人家大門前的是吹鼓手,他們用大杆號對着主家的大門鼓吹一通,這在龍口叫“鼓門”。

主家聽到號聲,便開門將吹鼓手迎進家裏,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後,便開始奏樂。樂隊一般有粗細兩班,輪流演奏,有時還夾有戲曲清唱。這時,轎伕抬着花轎,帶着旗、鑼、傘、扇、燈籠等各種執事來到門前,幫忙的人也陸續就位,院裏院外喜氣洋洋,一派歡樂景象。早飯吃過喜面後,迎親的花轎即要起程。新郎換上新裝,從前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者大禮帽,胸前別上一朵大紅花,坐進轎子。迎娶的轎子有兩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轎”,準備給新娘坐的叫“花轎”。

迎親花轎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個父母雙全的小男孩壓轎,俗稱為“壓轎童子”,或稱“壓轎孩兒”、“壓轎生”,轎內還要放上一隻大公雞,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執事的大扇上也要寫上“小登科”的字樣。日照地方娶親的轎後緊隨人員抬“上頭禮”。一切就緒,三聲炮響,幾棒鑼鳴,粗細樂齊奏,迎親的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啟程了。

德州在迎親的這一天,男家要寫好迎親帖,迎親隊伍由一人肩挎紅帶持迎親帖前導,吹鼓手高奏喜慶樂曲隨後,旗鑼傘扇兩邊排開緊跟,新郎不坐轎,而是騎在高頭大馬上,帽插金花,走在儀仗之後,最後4人抬的花轎抬着“壓轎孩兒”和大公雞。到女家門前,在鞭炮聲中,花轎門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着錢請壓轎孩兒下轎,執事人員具“迎親帖”領新郎去會嶽翁。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第2張

龍口迎親的花轎是兩乘,新娘的花轎裝飾得更加華麗,裏面沒有壓轎童子,而是放一臉盆,盆裏有個大餑餑,上插幾朵準備給新娘上頭的紅絨花。新郎去時上轎前要咬一小口餑餑,上轎時吹鼓手先吹大杆號,然後粗細樂齊奏。鄄城的平民百姓,多用太平車迎親,車上扎拱形車棚,前頭用紅氈遮蒙,後頭用被單遮蒙,車前拴一隻大公雞,一人執鞭驅車,一人肩背褡褳沿途鳴放鞭炮;娶女婆一人,上車時攜帶“上頭盒”,內裝新娘嫁衣、冠飾等物。

另有挑燈籠者4人,所有去迎娶的人員胸前以及拉車牲口的額前,都系一紅布條,以示吉利,車進出村莊必依規矩,即“出東進西”。同時,新郎不去迎親,娶親車出村後,即身着新裝,拜祖先,拜父母,拜親鄰。新娘的嫁粧是在迎娶當天的清晨派人送往男家的,途中不得與娶親車相遇,故須繞道而行。

花轎到女家門前,吹鼓手要吹打“鼓”女家的門。舊時黃縣迎親的轎子在女家大門前一停落,女家便特意將大門關閉,把新郎拒之門外,名曰“憋性”。於是吹鼓手用大杆號對大門吹一通,粗細樂和大鑼吹打一陣,如此重複三遍,謂之三吹三打,意思是叫女家開門請新郎進去。三吹三打以後,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子們在大門叫新郎唱歌,否則不準開門入內。這時男家的夾氈客和女家的送親客從中替新郎周旋説情,請求放人。有的長時間不能開門進屋,新郎怕誤了吉日良辰,只好唱幾個歌以滿足大家的要求。

新郎進入女家後,有的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長,有的稍事休息,便端上酒菜,由送親客陪着邊吃邊談,等候新娘梳粧。新娘在上轎前要穿嫁衣,有的還要“開臉”和“上頭”。山東各地開臉和上頭的時間並不統一,有的地方早在“送日子”訂下婚期後就上頭,有的地方則在上轎前或者入洞房後上頭,有的上頭和開臉一塊進行,有的則在婚後第三天才開臉。所謂開臉,就是用紅線把臉上的絨毛絞掉;上頭,則是把髮辮綰成髻,這些都是新娘由姑娘向媳婦轉變的標誌。

上頭時,通常要坐在馬鞍上或者圈椅上,取“馬上來,轎上去”榮華富貴之意。新娘梳粧打扮,一般由公婆、夫婿、兒女皆全的中年婦女代勞,除上頭、開臉外,還要穿上新嫁衣。嫁衣要上下一身紅,通常喜棉忌單,遇夏天出嫁也要在腰間纏一縷棉絮,據説是為了表示“兒女厚實”。許多地方的新娘是鳳冠霞帔、繡花鞋,滿頭珠花和金銀首飾(不少人家是租借來的),最後搭上矇頭紅。

費縣、蒙陰一帶,新娘在繡花鞋外還要套一雙用黃綾子做的軟鞋,謂之“黃道鞋”,此鞋在進婆家門時,有人扯去給小孩做帽子。上轎前,新娘手裏也要拿些東西。德州的新娘,左手拿檉子,右手拿酒壺,懷裏揣着黃銅鏡,檉子、酒壺表示過門後勤於紡織、體貼丈夫,黃銅鏡稱“照妖鏡”,可以驅邪。泰安的新娘,手裏要拿手帕、小鏡子等物品,懷中要揣一些制錢、手帕等,手帕是準備路遇娶親的花轎時,與對方交換禮物的,制錢是過井、河、廟等扔出來敬神的。

膠東一些地方的新娘,手中拿小手帕,裏面包有各種花樣的面製品,還拿着鏡子、葱等。葱,諧音聰,到婆家後要扔到房頂上,面製品是過橋時扔到河裏敬神的,手帕則和泰安一樣,是與路遇的新娘互換的,有的還互換戒指等。

新娘梳粧打扮收拾完畢,吹鼓手高奏喜樂,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辭了岳父母,女家為其十字披紅。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閨房隔簾行禮,送女客代為還禮。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閨房隔簾對面冠笄,然後新郎先行上轎。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抬出閨房,送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孃家的土。膠南、日照一帶新娘由“嫁女客”攙扶,踏紅氈或花席入轎,若遇雨天,必由兄或弟背入轎中。臨上轎前,母女分離,難免要哭上一場。

新娘口裏要含一口飯,或者含一口寬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據説吐的多了孃家富,留的多了孃家窮,另半口主婆家的窮富,這往往使新娘左右為難。有的地方新娘要從其母親兜裏抓一把錢,抓多抓少意思與吐飯一樣,也有以糧食代替錢的。

龍口在新娘上轎後,要把兩個瓷盆分別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轎裏,新郎轎內的盆裏放兩個面做的桃子和兩面鏡子,象徵健康長壽。另外,龍口還有新郎竊物的習俗,即在酒宴結束時,新郎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一隻酒盅和一雙筷子帶回去,取意為婚後早生忠孝之子。博山一帶,新娘是“搶”上車轎的。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第3張

結婚之日,新郎帶車帶轎,跟着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揹着她跑,伴娘在後面衞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的爭奪之後,才把新娘“搶”上轎子。新娘上轎後,許多地方都有潑水的風俗,謂之“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臨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們去給她送水,也稱送湯,是新娘臨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後一次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親或其兄嫂,把一瓢水潑在門外,據説是表示嫁出的女兒象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收不回來了,隱藏着母女憐惜之情。

待新郎、新娘在轎中坐穩後,轎頭便喊號起轎,兩頂轎子同時抬起,娶親的隊伍就返回婆家。有“送小飯”習俗的地區,肩挑小飯的人先行一步。所謂小飯,就是一木盤生水餃,一木盤生面條,外用紅包袱包住,用勾擔一頭一個挑着,送到男家去,再煮得半生不熟地給新郎、新娘吃。與之相應的還有“送大飯”,即用食盒抬着酒菜,供“飯”用。娶親的隊伍一般都比較龐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遇到橋、井、廟宇、拐彎處,都要貼一個喜字帖。

有的地方帖上寫着青龍,謂之撒青龍帖。膠東有的地方,前面走的是夾氈客,手拿紅氈,凡遇廟、井、橋等,均用紅氈一擋,讓花轎過去,類似撒喜帖。後面是兩面開道的大鑼、旗、傘等儀仗,接着是兩乘轎子,官轎在前,有粗樂隊伴奏,花轎在後,有細樂隊伴奏,花轎兩邊由送親者扶持,俗稱“把轎杆”,最後是送客的轎車。娶親的隊伍,路上不能落轎,經過村鎮要鳴鑼奏樂,吸引人們夾道觀看。

舊時結婚稱為“小登科”,不僅准許無功名而官服冠戴,就是縣太爺的官轎遇到娶親的隊伍也要讓路。娶親的途中若遇上出殯的,並不躲避,謂之“白頭到老”;若遇上另一娶親隊伍,兩個新娘交換禮物,有的日後還當作親戚走動。日照、海陽等地,村中若有數家同日迎親,新娘子都要搶先過門,諺稱“來得早,過得好”。

拜堂合巹
  花轎到男家的村頭,先是鳴鑼吹號,男方接客的出村迎接。這時花轎在街心徐徐而行,抬轎者賣弄精神,穩穩地顫動着轎子,謂之壓街、晃轎、踏街。粗細樂翻着花樣地吹奏,看熱鬧的男女老少簇擁着花轎來到男家的大門口。迎親的人首先對着花轎放一掛鞭炮,或者是三聲響炮,然後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此時,男家的大門緊閉,要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勒性、憋性、頓生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婆的管教。

許多地區這時還要“燎轎”,或者“燎車”,由兩個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手持麻桿或者檾杆紮成的火把,繞轎或車對頭燎3次。在臨清,花轎落地,婆母上前送上紅紙包的織布機“剩花子”,要新娘抱持,表示婆媳共同紡織。在德州,老公公過來將一個篩子扣在轎頂上,謂之“天羅地網”,表示妖邪跑不了,還要在轎下潑一盆水,謂之“潑湯”。

在蒙陰、費縣,為了吉慶歡樂,也為了試探女子的才能,男家往往在轎下放些易碎的石頭,落轎壓碎石頭,做公公的便故意板起面孔,聲稱新娘要説幾句吉利話才能下轎,有那乖巧的新娘便順口唸道:“新人壓得石頭破,兒孫輩輩有官做。”於是皆大歡喜,馬上便有人端上兩碗寬心茶,新娘並不喝,澆在轎前即可。龍口此時有祭門的儀式,將豬頭、雞、魚三牲擺在大門口的供桌上,由新郎的伯父帶領叩頭祭門,祭過門後,方可開門。

新娘下轎前,一般由兩個姑娘或者兩個有夫的婦女掀開轎簾。泰安一帶是先由兩個姑娘“遞手盒”,再遞一包麩子、一包鹽塞在上轎鞋裏,新娘手捧手盒,踏着一塊蒙有紅布的大方糕走下轎來。鄄城是新娘下轎後,由兩個小孩分別拿一包麩子、一包鹽,塞在新娘手裏,鹽和麩子取“賢惠”、“有福”的意思。有的地方,下轎前要用熨斗盛火炭烤烤新娘的腳;有的地方轎內放一把斧頭,婆婆要去“兜福”,新娘從在孃家穿上上轎鞋後,腳就不許沾地,直到入洞房脱鞋坐帳為止。

因此,下轎時腳下要踩着紅氈走,謂之“倒氈”。新娘頭蓋矇頭紅子,由兩個有夫的女人攙着,懷裏抱着瓶、花等,有的左右有兩人打着火把,前面有一人挑火盆,來到大門口。門口放着一塊捶布石,石上放一馬鞍,鞍上放一串制錢,新娘從上面邁過去,謂之“前進平安”。二門口放一火盆,新娘邁過去,象徵以後的生活紅火、旺盛。膠東和魯北都有在門旁放兩束草,上披以女孩衣服的習俗,謂之“獅王”、“草姑娘”,臨淄則在門左右束薪之。

泰安、淄博、濱州、濟寧等地區,這時新娘一過門,都要在門上壓一對紅磚,下壓一雙筷子,有的還必須屬龍虎的二人去安放,據説可以避邪。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草節、麩子、栗子、棗、花生等,目的在於驅邪。有些地方還同時撒火燒和餑餑,人們爭搶為樂。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第4張

新娘被攙扶進院內,即開始舉行拜天地的儀式,這是婚禮告成的主要標誌。天地桌擺在堂屋門前,上放升、鬥各一個,裝滿高粱,蒙上紅紙,鬥中插一杆秤,鬥前的升內燒一束香,升前再豎一面銅鏡。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紅氈上,女東男西,跟着司禮者的喊聲,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泰安是在香台子前拜天地的,香台上擺着供品,點燃香燭,香台子下鋪上紅氈,放一塊糕,新郎磕頭拜天地,新娘站在糕上不動。

有的地方在拜天地時,人們抓起鬥內的高粱往新娘頭上撒,謂之“撒穗”,實為“撒祟”。萊陽羊郡鄉一帶,花轎到門口,由公公向前搭轎簾,攙人客在攙新娘下轎前要用火爐為新娘烤腳,而此時新郎正躺在洞房的炕上,俗稱“壓炕頭”。攙人客攙新娘至大門前,連呼新郎乳名三聲,新郎聞聲而至,陪新娘跨馬鞍,進大門。拜天地之前,由公公先於天地桌前磕頭,拜天地之後,進屋門,由公公用秤桿挑去新娘的紅蓋頭。挑下的紅蓋頭要立即甩上屋頂,甩得越高越吉利。

日照等地在拜天地的同時,由管家或轎伕於洞房門上掛門簾,邊掛邊誦吉語:“上八仙,下八仙,請下八仙掛門簾。上掛門簾生貴子,下掛門簾出狀元。兩手一齊掛,一個狀元一個探花。”儀式結束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着新娘走向洞房,過屋前的滴水檐時,新娘要一步邁過去,據説“踩了滴水檐,還待十二年”才能生孩子。到了洞房門口,新郎用供桌上的秤,將新娘的矇頭紅挑下,然後新娘才進入洞房。

用秤挑蓋頭,是因為舊秤一斤為十六兩、十六個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祿、壽三星,共應十六之數,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挑蓋頭並不是都在門前用秤挑,也有在洞房內用手揭的。臨沂、濟寧地區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轎後,由一個小姑娘挑着一塊繫有紅布的長方形臘肉作為前導,當新娘進入洞房時,將臘肉扔到房後,據説也是為了避邪。臨清一帶,新人進入洞房後,新郎含一口酒噴在新娘的頭上和臉上,再端一碗麪條給新娘,要她將麪條挑在炕蓆下,俗稱“落腳長壽麪”。

新娘被送進洞房後,有的挑蓋頭,喝下轎面,有的開臉、冠戴,重新梳粧,然後踩着糕或者石板等上牀,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帳”,鄒平則稱“坐廬牀”。此時,有人端來栗子、紅棗、花生等撒在牀上,邊撒邊念“一把栗子一把棗,明年生個大胖小”,此謂之“撒帳”。以前坐帳要坐三天,為此新娘在婚前幾天便要節食,以免坐帳時難堪,後來改為一天,或者象徵性地坐一下午。

日照地方新娘入洞房後,新郎、新娘要共吃鄰居送的水餃,俗稱“小飯”,並且將一部分水餃放在牀下,任鬧房的人搶去給小孩吃,俗信孩子吃了這種餃子好養。微山縣是新娘送入洞房後,由攙扶下轎的婦女為她開臉,用染了紅色的雞蛋在她臉上滾幾趟,邊滾邊念吉語:“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吃的喜饃饃,明年吃你的喜雞蛋。”新郎在白天不可進洞房,俗以為白天進了洞房,將一生懼內。到夜晚,客散之後,由一對未婚姑娘陪送至洞房,到洞房後,一個姑娘代為點燈,另一個誦吉語:“太陽一落黑影影,一對大姐來點燈。

牀上坐的是花大嫂,進門來的是俊相公。花大嫂,俊相公,一條枕頭倆頑童。”新娘在洞房坐帳,親戚朋友和街坊鄰居則都來看新娘,讓新娘點煙,向新娘要糖果、點心吃,鬧騰一番。無棣縣此時不鬧媳婦,而是鬧婆婆。來看新娘的人,從鍋底摸一把黑灰抹到婆婆的臉上,婆婆不僅不惱,反而高興,抹得越多説明越有人緣。洞房之外,新郎則忙於用酒宴招待賓朋,女家的來客是貴客,必須請到正屋坐上席,由相應的人陪客,其餘按親戚或莊鄉分別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

梁山縣地方中午喜筵,女家搬親的由男方請人陪客,單設一席,賀客七人一席。梁山以東席面八個碟子、八個大碗,俗稱“八八席”,梁山以西則興“十大碗”。開宴時新郎安座、安茶、安酒、安飯。席間敬酒,先新郎兄弟敬,再新郎敬,最後由新郎父親敬,飲必三杯。

具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婚俗文化 第5張

從前辦喜事的人家,常有唱喜歌者來賀喜。他們多是乞討為生的窮人,聽説誰家有喜事,便趕來湊熱鬧,混頓飯吃。這些人稱為喜郎,唱的多是頌辭,無固定格式,即興創作,竹板一打,便在門前唱起來,其詞有:

月兒彎彎照九州,
  裏掛紅燈外掛綢,
  今日黃道吉星照,
  花轎抬到大門口。
  大門口,鋪紅氈,
  又吹喇叭又放鞭,
  旗鑼傘扇兩邊站,
  新娘下轎貴人攙。
  頂紅袱,穿紅衫,
  檉子酒壺拿兩邊,
  貴人攙着新娘走,
  邁過石頭邁馬鞍。
  進大門,喜氣添,
  進二門,保平安,
  一走走到當院裏,
  八仙桌上擺的全:
  一斗糧,一杆秤,
  三支箭,一張弓,
  又燒高香又擺供,
  敬着天地老祖宗。
  新娘來到當院裏,
  叫來新郎拜天地。
  一拜喜天,二拜喜地,
  三拜公婆都滿意,
  四拜四季大發財,
  五拜五福臨門第,
  六拜六六大順利,
  七拜七星大紫氣,
  八拜八仙來賀喜,
  九拜九賜大加官,
  十拜事事都如意。

喜郎唱罷喜歌,進門高喊一聲“給大爺道喜了!”便跪倒磕頭,隨手將用紅線穿制錢而編成的“錢串子”扔在院內,撒得遍地都是,然後起身退到門外,找個地方休息等賞去了。管事的要趕緊將“錢串子”拾起來,開給賞錢,管他一頓飯,才能把他打發走。

一般白天娶親的婚禮,都是傍晚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交杯酒、合婚酒等。古代的“合巹”是分瓢而飲,以後則是把兩個酒杯用紅線拴在一起,或者換杯而飲,這是夫妻第一次面對面喝酒,通常有鬧房者圍觀,氣氛相當活躍。換杯飲,是新郎左手執杯遞給新娘的左手,新娘右手執杯遞給新郎的右手,夫妻同時各飲半杯,然後交換酒杯再飲;牽線飲,是用一根紅線,兩頭各系一制錢,分別放在兩個酒杯內,夫妻同時端起一飲而盡,或者交杯再飲,但制錢不能扯出酒杯,為了湊趣,紅線越短越有意思。

飲交心酒時即可鬧房,讓新郎新娘互相佈菜,甚至互相喂菜等。飲過交杯酒後,在威海新娘要吃一碗海蠣子、一碗老闆魚,意思是“立子”和“相伴到老”。在沂蒙山區新娘要吃雞蛋,雞蛋往往煮到八分熟,吃時別人故意問“生不生?”新娘則輕輕答以“生”,即生養孩子的意思。然後還要吃栗子、棗之類,一人在旁念“先吃栗子生貴子,先吃紅棗生嬌娥……”,這時,小姑和婆婆也登場了。先是小姑將一新的尿盆放到牀下,大聲念道:“撂小盆,撂小盆,等到來年抱小侄。”婆婆則將一木墩放到牀下,也念道:“撂木墩,撂木墩,等到來年抱孫子。”

接下來吃長壽麪,在場的人為了湊熱鬧也都去搶着吃。有的地方喝完交心酒後,夫妻二人下牀去抬尿罐,謂之抬聚寶盆,婆婆在洞房內把門關上,由新娘叫門,婆婆問:“是誰,抬的什麼?”答以“您媳婦和您兒,抬的是聚寶盆”,然後開門放行。

TAG標籤:#山東 #婚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