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老黃曆>傳統節日>來歷和風俗 - 潑水節由來的童話故事

來歷和風俗 - 潑水節由來的童話故事

占星站 人氣:5.62K

潑水節作為很多民族很是看重的傳統節日,特別還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水被看做是吉祥與純潔的象徵,人們通過互相潑灑水來消除災禍,迎接幸福與吉祥。而潑水節的來歷很多人都不太瞭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潑水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故事風俗把。

潑水節由來的童話故事 來歷和風俗

 潑水節來歷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潑水節由來的童話故事
  這個節日來源於傣族民間一個古老的傳説。一位掌管人間氣候的天神濫施天規,亂行風雨,錯放冷熱,結果人間秧苗枯萎,人畜遭災......。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飛上天庭去找天王英達提拉訴説災難,不幸將天門撞倒,被壓在天庭門口,那天是傣歷五月十五日。為了懲處那位帶給人間災難的天神,英達提拉變成英俊小夥兒,去找惡人的七個女兒談戀愛,告知了人間災難的根源和殺害天神瑪點達拉乍的祕訣。正直的七位公主大義滅親,但天神的頭落地起火,姑娘們只好輪換着將頭抱在懷中,互相用清水潑洗。這就是傣歷新年裏潑水祝福的來歷。惡人後,天王英達提拉命令重修曆法,於傣歷六月帶回人間施行,於是傣族人民便把六月作為劃分新年與舊年的界線,於六月開始歡度新年。

潑水節由來的童話故事 來歷和風俗 第2張

 潑水節風俗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着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裏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衞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划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着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