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 初一到初七年俗

占星站 人氣:1.26W

春節一向都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印象中的小時候的春節,就是穿着新衣裳跟幾個小夥伴一起點炮仗,一大家裏的人坐在一張圓桌上,滿桌子的菜。那麼初一到初七有什麼年俗?這幾天吃什麼有什麼講究嗎?來飲食文化看看吧!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大年初一
  年俗: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春節裏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吃年糕--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壓歲錢--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着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推薦:南方大年初一有什麼講究

飲食:
  1、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萬年糧--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麪條--長面,也叫長壽麪,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麪,寓意“年年長久”,預祝着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着這樣的風俗。
  6、雞湯--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2張

大年初二
  年俗:迎婿日--出嫁的女兒會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而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推薦: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孃家?

祭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

飲食:
  1、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麪或者炸醬麪。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大年初二是女兒(皆女婿)回孃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麪。
  3、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3張

大年初三
  年俗:赤狗日--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説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説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

燒門神紙--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飲食:
  1、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2、俗話説:初三合子往家轉,合子是中華麪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麪食。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
  合子的麪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麪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3、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餃子,由於一部分人此時需要提早出門,趕往工作地點,民俗、民風的名言是:“出門餃子、進門面”。
  也就是説:親人離開家門時,吃餃子保平安,來年再團圓,家中親人的祝福都包在餃子中。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4張

大年初四
  年俗:折羅--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扔窮--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推薦:大年初四習俗和禁忌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説,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

飲食:
  折籮--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5張

大年初五
  年俗:祭財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説,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趕五窮--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衞生。鞭炮從裏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説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飲食:
  餃子--“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着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

“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徵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麼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6張

大年初六
  年俗:送窮--正月初六被稱為“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這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窮鬼。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飲食:“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樣吃什麼都可以。

初一到初七年俗 初一到初七吃什麼 第7張

大年初七
  年俗:人日--民間流傳的關於“人日”的各種習俗非常多,比如有剪綵紙的習俗,人們將彩紙剪成花或人的形狀,或戴在頭上或貼在屏風、大門之上,以此象徵新一年人丁興旺。

七菜粥--民間還有用種蔬菜熬“七菜粥”的習俗,在人日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説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

吃麪條--另有吃麪條的習俗,並講究麪條越長越好,寓意着用麪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人齊日--人日還叫“人齊日”,民間有上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將一盞油燈放在土地神像前,家裏有幾口人就點上幾個燈捻兒,此時無子的人家要去偷燈,認為這樣可以求到兒子。

飲食:
  1、寶羹--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以七種菜所做的“羹”,稱“七寶羹”。
  2、條--大年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傳統習慣要吃麪條,這樣可以保佑老年人健康長壽。

TAG標籤:#初一 #初七 #年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