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民族文化>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占星站 人氣:1.43W

這些樂曲有的擁有動人心絃的旋律,有的影響着音樂的走向,還有的則表現出作曲家獨特的人格,當然也有這三者都具備的樂曲。無論如何它們都經歷了時間的檢驗。這些樂曲具有的廣泛性,以至於在你不經意間就已經聽過,但是當你細細品味這些旋律時你會發現另外一個世界。一起跟着本期民族文化來看看世界十大名曲有哪些?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1.貝多芬《致愛麗絲》

《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該作品在1867年被後人所發現,後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該作品採用迴旋曲式寫成,結構是ABACA。其中A部為迴旋曲的主部(疊部),共出現了3次;B部和C部為與A部起強烈對比的兩個插部。

人們喜歡把《獻給愛麗絲》稱為“微不足道的音樂”。但這種微不足道凝聚了貝多芬強烈的體現個人風格的創作理念,體現了他獨具一格的創作思維。樂曲還有其它種種的獨具匠心之處,無一不顯示了貝多芬創作中一貫的嚴謹精神。所以儘管《獻給愛麗絲》只是一首演奏時間只有3分多鐘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説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一個濃縮體,同樣滲透了他的精神表達。

《獻給愛麗絲》僅僅是貝多芬的一首鋼琴小品,但是其中運用的和聲手法仍然體現了貝多芬作為一位“承前啟後”的作曲家的風格,不折不扣的體現了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方式,對後世仍然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主流版本:

在1808一1810年間,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譯為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並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之後,這份樂譜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裏,貝多芬沒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後在其作品目錄裏都沒有這首曲子。直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從此,這首鋼琴小品開始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而原名《致特蕾莎》卻被人們忘記了。

其他版本:

貝多芬創作這個作品的靈感,是來自於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她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看見森林和大海的願望,而四處求助別人。貝多芬為此非常感動,特地在聖誕夜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聽着聽着,音樂讓老人看見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峯,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於是老人滿意地合上了雙眼,不再有孤獨和悲憐。之後,貝多芬便將這個曲子獻給善良的姑娘愛麗絲。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2張

2.門德爾鬆《春之歌》

《春之歌》,選自門德爾鬆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作品第62號),A大調,2/4拍。該曲為門德爾鬆創作的所有“無詞歌”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不僅用於鋼琴獨奏,還被改編成管絃樂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樂器的獨奏曲而廣為流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鬆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內,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門德爾鬆一生總共創作了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作於1830至1845年間,分為八集出版。

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使聽眾沉醉於快樂的氣氛中。曲式雖單純,但十分巧妙地應用了裝飾音,從而利用鋼琴創造了漂亮效果,由此我們不得不對門德爾鬆的天才發出讚歎。在伴奏與踏板的關係中,也顯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音樂特色。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春之歌》寫於1845年,讚頌描繪春天的景色,由門德爾鬆的好友葛林所題名。這首樂曲最大的特點是由眾多的裝飾音寫成,整首樂曲色彩繽紛,春意盎然,使人產生一種心曠神怡的愉悦心情。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3張

3.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

鋼琴曲《六月船歌》是由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創作的。柴科夫斯基根據詩歌中描寫的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採用“船歌”體裁,並以之命名。

《六月船歌》描繪的是夏日的夜晚,人們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光的湖水中悠閒蕩漾之情景。從鋼琴演奏的角度來看,若想演奏好這首作品,我認為除了瞭解相關的創作背景以外,還要強調一些特定的演奏技術。如:Legato(連奏)的演奏技術,具體可理解為基本的鋼琴技術和歌唱性的表現方法。對於這一演奏技術的深刻理解,對演奏歌唱性音樂是很有益處的。根據筆者的經驗,《六月船歌》雖然不屬於那種炫技類的作品,但演奏者必須通過對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與演奏,去感受柴科夫斯基音樂的內涵。我認為演奏這首作品首先要學會將旋律從心底悠然地唱出來,並努力地通過指尖控制鍵盤,手指儘量貼鍵,把情深意長的旋律從手指尖“流”出來。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1875年冬,三十五歲的柴科夫斯基正值創作的盛年。他的作品博得音樂愛好者的一致讚譽。聖彼得堡文藝月刊《小説家》(Nouvelliste)主編M·貝納德從俄羅斯詩人的詩中選出十二首內容與每個月的節令相關並富於俄羅斯特色的詩歌,準備在1876年新創刊的音樂副刊上,每期刊登一首,於此同時,還要刊登一首與詩歌內容相吻合的鋼琴曲。於是他向柴科夫斯基約稿,並將準備選登的詩寄給柴科夫斯基,請他每月按節令寫一首鋼琴曲,與詩同時發表。

柴科夫斯基囑咐他的男僕,到了每月的某日提醒他做這件事。每逢應該寫這樣的一首鋼琴曲的那一天,他就坐下來創作,寫完就寄給貝納德。他一共寫了十首這樣的小曲,只有六月和十一月不能激起他的創作靈感。其中他用《船歌》作為六月的一曲,六月,俄羅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氣候宜人,大地一片葱綠,野花散發着芬芳。這一時期,柴科夫斯基的心境較好,他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眼望着醉人的美景,動人的旋律油然而生。柴科夫斯基根據詩歌中描寫的波光粼粼、水波盪漾的意境,採用“船歌”體裁,並以之命名。這隻曲現成為十二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曲子之一。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4張

4.巴達捷芙斯卡《少女的祈禱》

《少女的祈禱》為波蘭女鋼琴家巴達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於1856年,是舉世皆知的鋼琴小品。結構單純,淺顯淳樸,親切感人,雖略帶傷感,但又異常柔美,逼真地表現了一個純潔少女的美好心願。

俄國作家契訶夫十分欣賞這首小品,在創作劇本《三姐妹》時,曾註明將此曲用於第四幕。樂曲採用主題與變奏的曲式結構,降E大調,4/4拍子,行板。簡短音階下行接兩個琶音引子後,便是由分解和絃的上行音調和輕捷的下行音調組成的主題。其波浪式的旋律線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迴旋感。表現了天真無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這首鋼琴曲結構簡潔、親切、温婉、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八個小節的主題重複一遍後開始了三次變奏,彷彿預示着少女豐富的感情變化。其委婉的旋律發自內心深處的真誠,彷彿是少女對美好幻想的期盼,它令所有初學鋼琴的學生都喜愛和着迷。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巴達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8-1861)是波蘭的女鋼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為三十五首鋼琴小品,風格單純而清麗,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無聞,只有《少女的祈禱》(作於1856年)是世界名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鋼琴小品之一。她創作這首《少女的祈禱》時,年僅18歲,她不幸於24歲因肺炎離開了人世,可是她的這首精緻小品卻足以使只有短暫生命的她流傳百世。。她的青春是短暫的,但她留下的這首鋼琴作品,卻是一支永開不凋的鮮花,永遠綻放在世界音樂的百花園裏。一百幾十年來,在接觸過鋼琴音樂的人當中,有誰不知道這首名曲呢?這首作品作於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國巴黎一家音樂雜誌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脛而走,成為暢銷一時的名曲,此後相繼以八十餘種不同版本風行全球。

在世界音樂的聖壇裏,有茂盛的參天大樹,也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小草。當你步入這個迷人的仙境中,你會發現,這些無名的小花草給你的感覺是異常的驚奇。她吸收極少的大地母親的養分,而奉獻給人們的卻是無以倫比的歡欣和絕美,她幼小的姿身,怎能承受這變幻無常的風雨侵襲,她那柔美的嬌嫩的花朵,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這種感受是親切、温馨和甜美的,是永遠難以忘懷的。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5張

5.貝多芬《月光曲》

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1801年貝多芬在經歷情感波折後創作出來的舉世聞名的鋼琴奏鳴曲,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後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盪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這是一首享譽世界的名曲。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那一年貝多芬在信中承認他對耳疾的恐懼。他在一封信中還寫道:“我正過着一種稍微愉快的生活,這種改變是一個愛我,也為我所愛的可愛的,迷人的女孩帶來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這個階級的人,而且我還不能結婚。 信中所説的“可愛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歲的朱麗葉塔,她是貝多芬的鋼琴學生。她可能還是貝多芬作品第十八號之一弦樂四重奏中慢板樂章靈感的來源。 這首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盪的小舟一般”而來的。關於此曲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裏,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無論如何,“月光”這個名稱使這首奏鳴曲成為家喻户曉的名曲。

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朱麗葉·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兒,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貝多芬將它獻給自己欲娶之為妻的第一位戀人,然而當時他們已分手,貝多芬也正經受着失戀和耳疾帶來巨大的痛苦,曲子便是在這樣背景下完成的。

奏鳴曲中包含着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失聰的音樂家用心和靈魂譜寫而成。琴音輕推慢陳,如傾瀉一地的月光,緩緩移至心房,照亮了那些許久不曾碰觸的角落,勾起回憶聯翩。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6張

6.肖邦《華麗大圓舞曲》
  降E大調 華麗大圓舞曲(作品18號)本曲作於1831年,是肖邦在世時最早出版的圓舞曲。《華麗大圓舞曲》之名,給予一般音樂愛好者很親切的印象。

正如曲名所示,這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圓舞曲中,最華麗、最輕快的一首,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實際用於舞會的圓舞曲。所以舒曼才會説:“這是肖邦的肉體和心靈同時在舞蹈的圓舞曲”以及“把舞者捲入波心,越來越深”等類話語。

樂曲的構成極為簡潔,由於是實際舞會用的圓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圓舞曲節奏上,歌唱出華美的主旋律。全曲共分為五段:第一段為降E大調,第一主題明快、 奔放,第二主題利用急促的頓音表現出仙境般 的飄逸感覺(片段1);第二段降D大調(片段2);第三段降D大調(片段3);第四段降G大調(片段4);第五段與第一段的旋律相同,在四小節序奏後進入尾聲。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降E大調大圓舞曲(Valse Brilliante, op.1)是肖邦獻給羅拉·波斯沃德小姐(Laura Horsford)的一首圓舞曲。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7張

7.保羅·塞內維爾《水邊的阿狄麗娜》

水邊的阿狄麗娜(法文名:Ballade pour Adeline,別稱:給愛德琳的詩)是由保羅·塞內維爾所作,理查德·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演奏的樂曲。1990年,理查德·克萊德曼以演奏作曲家兼經紀人Olivier Toussaint改編版的《給愛德琳的詩》獲得唯一的金鋼琴獎。

此曲是通俗鋼琴曲,對於頻繁出現的六度的不同強弱的深入淺出,你要做出輕重的對比,在C段中稍稍有一點難度,應確保把左右手銜接無縫隙,多練。踏板問題,要注重用耳朵去聽,錄音會給你幫助的。其次,就是表達力,通常我們從音樂的標題入手。譬如,這開始的幾處重複,表現了水的波紋,那麼你要彈得清蕩。同時也要注重和聲的變化色彩。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阿狄麗娜來自於希臘神話的故事。希臘神話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孤獨的塞浦路斯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每天對着她痴痴地看,最終不可避免地愛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眾神祈禱,期盼着愛情的奇蹟。他的真誠和執着感動了愛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賜給了雕塑以生命。從此,幸運的國王就和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8張

8.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第314號(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作品。此曲創作於1866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這首樂曲的全稱是“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曲名取自詩人卡爾·貝克一首詩的各段最後一行的重複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温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甦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1866年奧地利帝國在普奧戰爭中慘敗,帝國首都維也納的民眾陷於沉悶的情緒之中,當時小約翰·施特勞斯任維也納宮廷舞會指揮。為了擺脱這種情緒,小約翰接受維也納男聲合唱協會指揮赫貝克的委託,為他的合唱隊創作一部“象徵維也納生命活力”的合唱曲。這時的小約翰·施特勞斯雖已創作出數百首圓舞曲,但還沒有創作過聲樂作品。這首合唱曲的歌詞是他請詩人哥涅爾特創作的。

1867年2月9日,這部作品在維也納首演。因為當時的維也納在普魯士的圍攻之下,人們正處於悲觀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敗。直到1868年2月,小約翰·施特勞斯住在維也納郊區離多瑙河不遠的布勒泰街五十四號時,把這部合唱曲改為管絃樂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並命名為“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同年,小約翰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親自指揮該曲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僅僅幾個月之後,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國公演。頃刻間,這首圓舞曲傳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後來竟成為小約翰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這首樂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愛。在每年元旦舉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為傳統在新年前夜午夜時分剛過的時候演奏。

創作軼事:

關於藍色多瑙河的創作,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約翰·施特勞斯回家時換下一件髒襯衣。他的妻子發現這件襯衣的衣袖上寫滿了五線譜。她知道這是丈夫靈感突現時記錄下來的,便將這件襯衣放在一邊。幾分鐘以後回來,她正想把它交給丈夫,卻發現這件襯衣不翼而飛。原來,在她離開的瞬間,洗衣婦把它連同其他髒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婦的居所,就坐着車子到處尋找,奔波了半天,也沒有下落。在她陷於絕望的時刻,幸好一位酒店裏的老婦人把她領到那洗衣婦的小屋。她猛衝進去,見洗衣婦正要把那件襯衣丟入盛滿肥皂水的桶裏。她急忙抓住洗衣婦的手臂,搶過了那件髒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貴樂譜,這正是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9張

9.《綠柚子》
  綠袖子是一首英國民謠,在伊麗莎白女王時代就已經已廣為流傳,相傳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他是位長笛演奏家。

這首民謠的旋律非常古典、優雅,略帶一絲悽美之感,是一首描寫對愛情感到憂傷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愛的層面卻不僅僅侷限在愛情的領域,有人將它換了歌詞演唱、也有人將它作為聖誕歌曲,而它被改編為器樂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勝數。

《乞丐歌劇》和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所寫的《綠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最具代表性。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傳説這首曲子描述的是國王亨利八世的愛情。

這個在傳説中相當暴戾的男人,卻真心愛上一個民間女子,那女子穿一身綠衣裳。某天的郊外,陽光燦爛。他騎在馬上,英俊威武。她披着金色長髮,太陽光灑在她飄飄的綠袖上,美麗動人。只一個偶然照面,他們眼裏,就烙下了對方的影。但她是知道他的,深宮大院,隔着蓬山幾萬重,她如何能夠超越?唯有選擇逃離。而他,閲盡美女無數,從沒有一個女子,能像她一樣,綠袖長舞,在一瞬間,住進他的心房。從此他念念不忘。但斯人如夢,再也尋不到。思念迢迢復迢迢,日思夜想不得,他只得命令宮廷裏的所有人都穿上綠衣裳,好解他的相思。他寂寞地低吟:“唉,我的愛,你心何忍?將我無情地拋去。而我一直在深愛你,在你身邊我心歡喜。綠袖子就是我的歡樂,綠袖子就是我的欣喜,綠袖子就是我金子的心,我的綠袖女郎孰能比?”曲調纏綿低沉。終其一生,他不曾得到她,一瞬的相遇,從此成了永恆。

世界十大名曲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 第10張

10.保羅·塞內維爾《夢中的婚禮》

《夢中的婚禮》法文原名為“MARIAGE D'AMOUR”,直譯過來應該是“基於愛情的婚姻”,“愛人的婚禮”這種譯法更接近其本意。這首曲子是法國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保羅·塞內維爾(Paul De Senneville)和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為理查德·克萊德曼量身定製的,出自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水邊的阿狄麗娜》。帶有一點憂傷。

該作品的背後故事:

夢之國的邊境,一堆篝火冉冉升起,綿延,繚繞……望着遠處高高的城堡,他又回想起過去的一切。這次回來,他不知道是對是錯,但他卻無法不回到夢之國。離開6年,是該回來了。暗夜裏流星劃過,留下了一道道眩目的光輝。

他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流星時,他的心中忽然有一種很失落的感覺:流星是不幸的,它的愛在天上,但是,從它成為墜落的那一刻起,它就註定了永遠不能擁有它追求的愛。然而,他的老師卻對他説,一個人在最幸福的時候死去,那麼,他的靈魂就會成為一顆流星。他永遠都不能理解這種想法,離開心中的愛,那麼幸福還能存在嗎?一片輕輕的白羽落在他手背,他抬起頭,下雪了!冬天的夢之國就如夢般美麗,卻也如夢般虛幻。那些傷心的記憶,又一幕幕的在他腦中重現。

那一年的冬天,也是下着雪。至今,他還是覺得那一年,就像一場夢。只是,這場夢,他永遠都不會醒。認識她的時候,他只是一個14歲的少年,在魔法學院裏,他第一次見到了她。那一刻,他有一種感覺:他的生活,將會改變。是的,他的生活,的確改變了,他想不到這位讓他以為是上帝遺留在人間的天使的女孩竟是夢之國的公主,他更想不到,他和她竟會成為朋友。然而,他心裏卻十分清楚的知道,他,永遠不可能只當她是朋友。因為,從看到她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註定了永遠逃不掉愛上她的命運。這也註定了他從此將生活在痛苦中。他知道,即使他是多麼的愛她,而她卻永遠不可能愛上一個平凡的人。這使他不敢將這份愛對她説,只能將愛深埋在心底。但是,有一天,他終於壓抑不住心中澎湃的感情了,他向她表達了他的愛意……他傷心地離開了夢之國,流浪在外的他,在寒冬中遇到了他現在的老師。他的老師收留了他,並教會他種種技能。

六年,一轉眼過去了。在這六年中,他一直遺忘過去的那一份情感。可思念卻像麪粉一樣不斷髮酵,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反而發現自己更愛她了。六年中,他無時無刻不想她,無時無刻不愛她……告別了老師,他要回夢之國找她。如今他回到了記憶中。

    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時,他在陽光中走向城堡,城堡中一片喜慶的氣氛,到處都掛滿了彩旗,人們都歡樂的歌唱着。“今天,難道有什麼喜事嗎?”他問一位路人。“今天,公主將和鄰國的王子舉行婚禮!”一剎那,他聽到了夢破碎的聲音。他呆住了,六年的期盼,在一瞬間,劃過他的臉,墜落在雪中。一輪明月升上天空。

當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緩緩的朝教堂走去。無論如何,他都要見她一面。人們早已在王宮到教堂的路上等候着公主的到來。他站在人羣中,靜靜地等待着。當公主牽着王子的手,走出王宮時,人羣沸騰了。他注視着公主的臉,這是他最後一次看到她了,從今以後,他將永遠離開夢之國,他立誓要忘掉所有的記憶,忘掉所有的痛,忘掉深深的愛……當她走過他前面時,他們的眼神碰到了一起。

忽然,他撥開阻擋着人羣的衞兵,衝上前衞兵拔出配劍,但是遲了,他已衝到了公主前面,他張開了手臂,那一刻,他看到了公主驚恐的表情。“別怕,我會保護你的。”他輕輕地説。他感到後背一陣刺痛,他聽到了利箭穿過身體的聲音。緩緩的,他倒在她腳下。

在剛才,沒有人看到,對面的人羣中,一支弓箭對着公主……他睜開眼,她穿着婚紗,含笑看着他。在他們旁邊,天使為他們唱着祝福的歌。“這是夢嗎?”他喃喃的説。“有夢,就夠了。”他握緊了她的手。一顆流星劃過城堡的上空,仿如一滴幸福的淚。

TAG標籤:#名曲 #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