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弦板腔文化 - 陝西藝術史上的“活皮影”

弦板腔文化 - 陝西藝術史上的“活皮影”

占星站 人氣:7.58K

皮影戲是我國古老而有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而陝西的皮影戲更是皮影藝術的傑出代表。皮影藝術分為三大類,而陝西的“活皮影”也充分體現了當地的民間特色及習俗。
  本期的陝西文化為大家帶來陝西的活皮影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陝西藝術史上的“活皮影” 弦板腔文化

一、陝西皮影藝術特徵
  皮影,是對影戲和皮影製品(包括人物、場面道具景物)的通用稱謂,皮影製品有人物(頭茬、身段)、馬靠、神仙朵子、景片(彩簾子、室內外佈景、車輦儀仗、飛禽走獸)等幾大類。陝西影戲又稱“牛皮娃娃影”或“拍板皮影”,舊時稱“隔簾説書”,其分佈範圍幾乎遍及全省。皮影既是演出時的道具,又是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觀賞藝術品,陝西皮影尤以華縣、華陰一帶的皮影最佳,形體小巧、雕刻精細。

1、取材牛皮,雕鏤繁密精美
  陝西皮影是用優質的牛皮(以4至6年的小母牛皮為最佳)雕刻成型。經處理過的牛皮為半透明的亞麻黃色,具有柔和的光澤和自然的肌理效果等自然形態特徵,體現出天然的生命力和本真的親和力,造就了陝西牛皮影子的獨特審美意味和藝術個性。

陝西皮影在全國幾大流派中,以雕鏤精細,圖案繁複且裝飾性強而見長。尤其在清末民初時,陝西皮影藝術達到了鼎盛時期,民間藝人創造了大量精雕細刻的皮影,其繁密的彩簾子、神仙朵子和細緻入微的影人臉譜以及程式化的裝飾紋樣是我國皮影雕刻中空前絕後的藝術精品。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藝高人膽大的陝西皮影藝人,運用獨創的推皮走刀法,控制手勁推皮依線運轉而雕鏤,體現出高超精湛的手工藝。刻線主要有實線、虛線之分。實線去皮留線,造成鏤空效果,虛線去線留皮,造成實體效果,這虛實對比的雕鏤形式是皮影造型的主要手法。深植於民間哲學意識中的陰陽互補、虛實相生、互相轉換、生生不息的陰陽太極宇宙觀,在陝西皮影的雕鏤中得以完美的運用發展。
  如皮影人頭茬中生、旦角的鏤空白臉,突出了眉眼五官的個性特徵;淨角的實體花臉,便於色彩渲染臉譜;丑角的半鏤空半實體臉,突出“白豆腐塊”,這幾種風格迥然相異的臉譜在影窗的光影搖曳中相得益彰。

陝西皮影在簡練的外形輪廓之中,運用適形的手法雕鏤了大量的圖案及紋樣,其中繁與簡的對比,點線面的穿插關係均完美體現了形式美的法則。圖1可謂乍看眼花繚亂,再觀精美絕倫。

2、寓意五色,施彩強烈鮮明
  陝西皮影的用色,以紅綠為主色調,黑色調和,隔色平塗逐層烘染。加上牛皮的黃色、鏤空處在影窗上呈現的白色,共有五色呈現。是民間傳統五行五色觀的包羅萬象、簡化歸類的體現運用。

皮影人物角色的忠、勇、狡、奸等個性特徵,分別以紅、黑、黃、白色比德表現。皮影藝人從陝西社火臉譜、地方戲劇臉譜吸收借鑑了色彩的搭配程式,尤以淨角的花臉呈現的特徵最為明顯,不同色塊組合的隔色渲染細緻描繪,配合變化有致的鏤空線條,形成角色各異的臉譜程式,是陝西皮影中的最為吸引觀眾眼球的部分。

施彩上非紅即綠的大眾審美意識,反映出陝西人民個性鮮明,感情強烈的特徵。紅綠黑色的對比運用在繁複的景片中的廟宇樓閣、樹木山石上,與影人的色彩相呼應,使影窗上的整體色彩效果和諧一致,色調温暖鮮明而沉穩。神仙朵子中的天官、仙姑、童子、等神話形象及想像創造出的奇靈異獸,賦色主觀、誇張浪漫、幻想奇特,常見的有紅綠相映的祥雲、火獅子、大綠色的麒麟、大紅色的飛龍等。皮影藝人及儘想像之能事,創作構思不拘一格。

陝西皮影整體色調豔麗而不浮誇,對比鮮明又協調統一,具有很強的裝飾趣味,把傳統民間美術中的意藴表現的絢爛至極。

3、理想造型,人物善惡分明
  各地皮影人物造型均遵循“五分頭,七分相”的共性特徵,即正側面的頭部與半側面的身子接合,是民間求全面面觀的體現。陝西皮影人物最為顯着的造型特徵是無論生、旦、淨、醜均是高額頭的理想造型,稱為“巖顱”。人物前額飽滿圓滑突出,神氣十足。自古以來,“前庭飽滿”被普遍認為是聰慧、自信的特徵,在陝西皮影中得以誇張強化。在陝西民間剪紙、鳳翔泥塑、年畫人物造型中也可找到相似的特徵。

自宋代以來,各地皮影臉譜造型均體現着“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醜形”

陝西藝術史上的“活皮影” 弦板腔文化 第2張

(1)的褒善貶惡鮮明特徵。陝西皮影藝人極其重視面部表情的刻畫,對面部的個性特徵進行細緻入微的推敲把握。陝西華縣流傳的皮影諺語中有“一身的戲在臉上,一臉的戲在眼上”

(2)的描述,女性為“彎彎眉,線線眼,櫻桃小口一點點”的温柔秀美程式造型。面部的造型口決有“眉眼平,屬忠誠,圓眼睛,性必兇,線線眼,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的造型規定,符合民間大眾在生活觀察中總結出的人物面相規律。具體人物臉譜特徵與地方傳統戲臉譜相結合,創造出淨臉人物如張飛的豹頭圓眼張牙咧嘴,關羽的蠶眉鳳眼合嘴長鬚等典型形象。為了襯托人物性格,奸詐臉譜多刻畫為粗細變化的結構線條,尤如蜿蜒的蛇形。殘暴臉譜多刻畫為倒立的鋸齒狀毛髮鬍鬚,粗條狀橫肌紋。丑角臉譜為低額鼠目、張嘴嬉笑狀等,民間藝人通過誇張、概括的造型手法,突出強調了人物善惡美醜個性特徵,達到一目瞭然的藝術效果。

4、寓情入皮,操縱技藝高超
  皮影通過操縱人在幕後的技巧表演,配合各式的地方唱腔,呈現出鮮活的生命力。陝西皮影藝人的操縱技巧有“淨角要撐,旦角要鬆,生角要弓,武角取當中”“青衣兩手夾,閨門目不瞧,武旦風搖柳,梅旦手描腰”“提搶甩袖亮靴底兒,吹鬍耍翎帽翅兒”,

(3)這些程式化的操縱技巧,體現了假中求真,以少勝多的意象形態把握原則。影人側面造型的特徵,便於藝人對大動勢的把握,抓住情節衝突,強化表演功能。

陝西華縣的碗碗腔皮影,唱腔婉轉悠揚,拖音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堪稱原生態藝術中的經典。其分別以歡快、悲傷、平緩的不同情緒唱音配合影人入情入理的動態設計,再加上民間藝人幕後噴煙、燒酒松香、晃動燈光等虛擬特技手法烘托氣氛,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二、陝西皮影民俗文化特徵
  民間皮影藝術歷史文化悠久,內涵豐富,是我國極其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間娛樂的藝術形態。陝西是我國古老文明的發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優秀的民族傳統,皮影藝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傳承,與民間習俗相互承載着地方傳統和民俗文化。

1、陝西皮影的起源及形成
  關於我國皮影的起源地,早有始於唐代西安之説,齊如山在《故都百戲圖考》中便提出:“按此戲當然始於陝西,因西安建都數百年,玄宗又極愛提倡美術,各種技藝由陝西興起者甚多,則影戲始於此亦在意中。”

(4)關於皮影戲的最早記載於宋代,從北宋的“素紙雕鏃”

(5)發展到南宋的“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

(6)記載了宋代影戲達到繁榮。北宋末年,避靖康之亂的中原影戲藝人西出潼關,流入陝西地區,幾經時代變遷,中原影戲與當地生活習俗、鄉音俚曲、倫理道德相融合,逐漸形成以華縣、華陰等地皮影為中心的陝西皮影藝術。

陝西藝術史上的“活皮影” 弦板腔文化 第3張

2、陝西皮影戲習俗及民俗文化
  中外古人早期均有把人影當作靈魂的觀念,被歷代巫術所用,使之形成民間“弄影還魂”之術。舞動的影像便是與想像中的神靈溝通,達到意願傳達的載體。陝西皮影與眾多的民間習俗活動相關聯,在舊日廣大農村地區,皮影戲非常流行,人們在祈雨、祈晴、謝土神、廟會、寺院“開光”及個人求子、求仙藥等民間習俗活動後均有酬神還願的影戲演出,稱為“報神”,在影戲中,出現大量的天上、人間、地下的各路神仙朵子,“天官大帝”、“招財童子”、“福祿壽三星”,和寓意吉祥的“和合二仙”、“五子奪魁”景片、彩簾子用於祈禱、許願。影戲的唱詞則代替人們向神靈祈求吉祥平安。

此外,在歡慶豐收、嫁娶生子之類的喜事,及為逝者超度亡靈的喪事時都有皮影戲上演,人們圖熱鬧,寄哀思。由於皮影被民間大眾賦予了神性,故陝西皮影中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定,如男女影人不能對臉存放以免亂了陰陽,皮影的翻動要用籤杆不可用手等習俗、習慣。

在陝西皮影造型中出現了大量的民間傳統吉祥圖案,藴涵着豐富的民俗文化觀念。如在武將的甲靠中運用最多的“萬字紋”寓意綿長不斷,富貴不到頭。皮影景片中出現的“古錢紋”為富壽雙全之意,“盤長紋”又被陝西人稱之為“蛇盤九顆星”為四環貫徹,一切通明之意。另外眾多取諧音討口彩的複合圖案,如梅花和喜鵲為“喜上眉梢”,石頭和雄雞為“市上大吉”鹿和鶴為“六合同春等,均體現了民間美術“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傳統。

與陝西皮影藝術相互依存的民俗文化,符合民間大眾嚮往美好幸福的主觀願望,在皮影造型意識中更是沉澱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皮影從形式到內容上多褒善貶惡,藴涵了人們希望戰勝自然的力量。歷代變遷,陝西皮影藝術已成為研究民間倫理道德、民間信仰及社會關係的百科全書。

三、陝西皮影的藝術價值
  1、陝西皮影藝術是以中原影戲為源、長期流傳於民間、經歷代發展而形成,以華縣、華陰一帶皮影為主向各方向傳播,影響了晉南、甘肅、川北、青海等地的皮影藝術。陝西皮影在民間皮影藝術中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

2、陝西皮影是民間美術中集大成者,它廣泛吸收地方戲曲、民間剪紙、民間年畫藝術的造型特徵,以其唯美主義的藝術追求,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創造了大量形態優美、雕刻精細、極具形式美感的影人和景片以及具有豐富想像力的神仙朵子,其造型中巧妙地運用民間傳統吉祥圖案,既豐富和充實了皮影的造型,又迎合了民間大眾的集體審美意識,具有黃河流域母體文化的藝術特徵及內涵。

3、陝西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乾縣阿宮腔、富平縣弦板腔均以極高的藝術造詣及原生態文化特徵列為公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項目》中,陝西皮影作為民間美術造型的經典在民間藝術品市場呈升值趨勢,其中藴涵的文化價值逐漸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研究保護陝西皮影藝術,對繼承發展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TAG標籤:#陝西 #板腔 #皮影 #藝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