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命理>百家姓>典型的貴族後裔馮姓 - 貴族血統

典型的貴族後裔馮姓 - 貴族血統

占星站 人氣:2.6W
  馮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九,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從古至今人才輩出、令人側目。馮姓在全國總人口有800多萬,追溯其根源馮姓是典型的貴族後裔,血統顯赫。
貴族血統:典型的貴族後裔馮姓
  馮姓本義:奔馬馬蹄踏地聲
  袁義達、邱家儒主編的《中國四百大姓》中,對“馮”的解釋是:“馮,馬疾行也,其本義是奔馬馬蹄踏地有力的聲音。”

  在甲骨文中,馮字的左邊是“仌(bīng)”。“仌”是“冰”的古體字,像水凝凍的形狀,後來字形就演變成了“冫”。

  遠古時期,北方沿河地區生活着一支牧馬的氏族,他們以馬和冰爲氏族的原始圖騰,後來作爲氏族名稱和族徽。這支氏族長期居住的地方被稱爲“馮”,築起圍牆修建了房屋的地方叫做“馮邑”,最終建立了馮國,出現了馮姓。

  馮姓起源:主要有兩大來源
  相比其他姓氏多源頭的起源,馮姓的起源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有兩大來源。馮姓受姓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源於春秋時期的,爲鄭國公族大夫簡子之後;源於戰國時期的,爲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

  第一個,來源於歸姓。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東夷中有一支以白頭翁爲氏族圖騰的歸夷,原來居住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帶。歸夷的一個旁支東遷到今天山東菏澤地區,形成以“菏”爲圖騰的河伯族。

  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出了一位傑出的首領馮夷,在河洛地區稱霸一時。後來,河伯族被有窮氏所迫,向北渡過黃河,其後人在今天陝西大荔縣一帶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3個朝代。

  周朝初期,馮夷國分裂爲馮、河宗、崩阝3個國家。後來,3個國家被周武王所滅,其後裔就以國名爲氏。周景王時(公元前544年-前520年),有個叫簡子的着名公族大夫,以善斷而名聞諸侯。

  鄭國子產(鄭成公少子)執政時期(公元前543年-前522年),凡事必問簡子才能定下來。當時鄭國與周邊諸侯的交往、征戰聯盟等大事,子產都要徵詢簡子的意見。簡子的判斷、決策無一不精當,深得鄭君賞識。

  爲褒獎簡子的政績與貢獻,鄭國君把馮邑封給簡子。簡子住進馮邑後,尊號爲馮簡子,其後裔遂以馮爲姓。馮邑,正是後來戰國時併入魏地的馮城。歸姓馮氏的歷史至少有3100年。

  第二個,源自姬姓。《元和姓纂》《廣韻》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兒子魏武子,追隨晉文公重耳立國,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魏家爲諸侯,畢萬的旁支裔孫長卿(即馮長卿)受封於馮城。這一支子孫以邑爲氏而改姓馮,此爲姬姓馮氏,史稱馮氏正宗。姬姓馮氏的歷史有2600多年。

  此外,還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和其他情況改姓的。比如,元朝滅亡後,元朝開國功臣木華黎的後代汝贇戰死於大同,其後代改姓馮。

  比較典型的,是司馬遷後人改姓。司馬遷因受李陵案牽連,被漢武帝處以宮刑。他的兩個兒子爲保全家族,被迫先後改姓。長子司馬臨將“馬”字左邊加兩個點,姓馮;次子司馬觀將“司”字左邊加一豎,姓同。千百年來,這一支馮姓一直與同姓的人保持着同祭一祖、互不通婚的習俗,因爲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

  馮姓爭議:是否都出自姬姓
  值得一提的是,馮簡子是姬姓還是歸姓,歷史上和當下均有爭論。

  目前較爲主流的觀點認爲,簡子是屬於姬姓。《元和姓纂》中介紹“馮”姓時說:“《世本》又云:‘姬姓。鄭大夫馮簡子後。’”河南省滎陽市馮城村馮氏宗祠1994年的重建碑記上記載說,馮氏淵源系出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高支子簡子爲鄭國大夫,被封於滎陽馮城,以地取姓,所以爲馮。

  還有種觀點認爲,簡子是歸姓,但不一定是馮夷之後。馮夷之後,馮姓幾乎滅絕,周宣王時也只有道家仙人馮長等極少數人。

  對此,成都的馮姓研究者馮忠德認爲,歸姓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爲黃帝后裔,以國名爲氏。相傳,黃帝在做部落聯盟首領前,曾是歸藏國(今湖北秭歸)國君,做了部落聯盟首領後,留下一子繼任歸藏國君。其後子孫世守此國,就以歸藏國名爲姓。後來又省去“藏”字,成了“歸”,稱爲歸氏。所以,從祖根上說,歸姓還是出自姬姓。

  馮忠德說,無論哪支馮姓,均出自姬姓,姬、畢、魏、馮,在一定程度講,“3000前是一家”。只不過後來的裔孫哪些屬於長卿,哪些屬於簡子,就得以各自的族譜記載爲依據了。

  正宗馮氏:貴族血統明確而顯赫
  多家史料、家譜、書籍認爲,馮長卿是馮姓開族之祖。馮長卿是怎樣成爲馮姓始祖的呢?這話說起來就長了。姬高受封於畢地

  公元前1075年-前1068年,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姬高,隨周武王姬發討伐紂王。紂王衆叛親離,自焚於鹿臺。

  《周本紀》中,記載周武王凱旋的情形說,隨同武王同乘一輛車的有3人:“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這裏的畢公,就是姬高。由此可見,姬高的功勞和地位,都是很顯赫的。

  周王朝建立後,封賞功臣。姬高受封於畢地(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部),他也稱爲畢公高。畢公高及其後裔,此後就以畢地爲中心繁衍生息,逐漸因地爲氏,號畢氏。隨着分封制引起的不斷分化,畢氏與周宗室慢慢疏遠而成爲獨立的一支。

  畢氏封地中,有一個地方叫馮邑,不排除畢氏中有部分成員“以邑爲姓”而改姓馮。但在那個時候,馮姓並不明確,畢氏仍是這一支姬姓後裔的主姓。畢氏以魏地爲氏

  大約400年後的公元前661年,畢公高的第十五世孫畢萬投奔晉國,成爲晉獻公的重臣。當時晉國宮廷內部正圍繞繼承權展開激烈鬥爭,晉獻公爲轉移矛盾,積極對外征伐。晉獻公將全國軍隊分爲兩部分,他率上軍,太子申生統下軍。畢萬被封右將軍,隨晉獻公征戰。

  晉軍所向披靡,接連吞併了霍、魏、狄國。後來論功行賞,畢萬受封於魏地。畢萬受封11年後,晉獻公死去,久已存在的宮廷矛盾終於爆發。4位公子爲爭奪王位而混戰,導致國力損耗,元氣大傷。畢萬一族卻日益繁榮,並以新地爲氏,成爲聲名顯赫的魏氏。

  畢萬的兒子名武,人稱魏武子,他一直忠心於亡命公子重耳,是重耳身邊5位賢士之一。重耳避禍逃亡,魏武子義無反顧地一直跟隨在身邊。後來重耳在秦國等諸侯的支援下歸國繼承大位,史稱晉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於魏地,位列大夫,顯赫一時。因城爲氏稱馮氏

  到魏武子玄孫魏獻子時,魏氏已與當時晉國的智、趙、韓、中行、範氏並稱爲“六卿”,把持了晉國的大權。公元前452年,魏獻子後裔魏桓子與趙襄子、韓康子等共殺幫助晉悼公復興霸業的大功臣知伯。公元前 401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3家爲諸侯。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晉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晉侯聯合滅掉晉侯,三分其地,完成了“三家分晉”。此時已進入戰國中期,這就是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國。魏武侯死後,兒子魏惠王即位,就是孟子所見的梁惠王。

  畢萬的第十一世孫、魏桓子之孫魏斯,於公元前446年繼位,是爲魏文侯,其子長卿受封於馮城(居地在今天河南省滎陽縣東部)。長卿及其後代因城爲氏,逐漸放棄了畢、魏之姓而姓馮,尊長卿爲始祖,尊畢萬爲鼻祖,尊畢公高爲遠祖。

  史稱這支馮氏爲馮氏正宗,主要在於其明確而顯赫的貴族血統。

  大樹家風:東漢開國功臣馮異
  馮姓族人,凡是馮異後裔,家中堂屋神榜的橫額多寫“大樹家風”4字。要了解這4個字的含義,還得從馮異說起。

  歸順劉秀 同甘共苦
  馮異,字公孫,河南潁川父城人,出生年不可考,卒於34年。馮異喜好讀書,精通《春秋》《孫子兵法》。

  王莽新朝末期,出任潁川郡郡掾,大致意思是副官佐,監護五縣,與苗萌共守父城。23年,劉秀攻打父城,沒打下。馮異外出聯絡其他四縣共抗劉秀時,在巾車鄉被劉秀手下抓獲。經已歸順劉秀的堂兄馮孝及同郡丁林、呂晏推薦,馮異得到劉秀召見並被放回城。得到老母親同意後,馮異與苗蔭率五城歸降劉秀,任主簿。

  後來,劉秀被派往河北。馮異建議劉秀利用這個機會,深入基層考查民情,關心百姓疾苦,存鰥寡,理冤屈,廣佈恩德,爲將來光復漢室打基礎。劉秀採納了馮異的意見,到邯鄲後,派他同銚期巡行各縣,審理釋放囚徒,撫養鰥寡。

  24年,王郎發動政變,派兵追殺劉秀。劉秀率衆連夜南歸,行到饒陽蕪蔞亭時,天氣寒冷,大家又冷又餓,十分疲倦。馮異到老百姓家討得豆子稀飯給劉秀吃。第二天早晨,劉秀詼諧地說:“昨天吃了公孫討來的豆子稀飯,飢餓和寒冷都解除了。”

  他們到了南宮滹沱河時,遭遇大風大雨。衆人只好把車騎駛入路邊的空屋裏,馮異抱柴,鄧禹燒火,劉秀在竈邊烘烤衣服。飯煮好後,馮異向劉秀遞上麥飯。到了河南信都,劉秀以信都爲基地,開始實施恢復漢室的計劃。馮異被派往河間收集兵馬回來後,升爲偏將軍,隨劉秀破了王郎,晉封爲應候。

  西征赤眉 平定關中
  25年,劉秀有了黃河南北大片土地,衆將勸他即位。劉秀拿不定主意,特別召馮異到鄗,瞭解四方情況,再作決斷。馮異分析了天下大勢和人心背向說:“三王反叛,更始敗亡,天下無主,宗廟之憂,在於大王。宜從衆議,上爲社稷,下爲百姓。”劉秀聽後,決心即位,年號建武,開創東漢。第二年春,馮異被封爲夏陽侯。

  當時赤眉軍、延岑在三輔(大致爲陝西一帶)造反,郡縣大姓家族也擁兵自重,不服朝廷。大司徒鄧禹久戰不能定。劉秀派馮異代替鄧禹西征,送馮異到河南。馮異受命西行,一路上嚴禁部下濫殺,軍紀嚴明。

  馮異與赤眉軍在華陰相遇,交戰數十次,收降赤眉將領劉始、王宣等。27年,劉秀拜馮異爲徵西大將軍,正式接替鄧禹的徵西任務。

  馮異整兵募衆,遍召各處城堡戍卒,與赤眉軍約期會戰。赤眉軍輕視馮異,戰期到時,令萬人爲前鋒,凌晨挑戰。馮異早有部署,派精兵身穿赤眉軍的服裝,埋伏在道路的兩邊。聽聞赤眉軍來到,派出一二千人出營交鋒。赤眉軍見馮異軍隊人數稀少,更不放在眼裏,產生了消滅馮異後再吃早飯的想法。

  馮異縱兵大戰,從早上殺到太陽偏西,赤眉軍疲憊難擋。馮異一聲號炮,伏兵四起。由於伏兵的衣服與赤眉軍相同,赤眉軍不能區別,頓時大亂。馮異揮軍縱擊,收降8萬赤眉軍,這就是有名的“崤底大戰”。

  27年,馮異與趙匡先後在陳倉、箕谷擊破程焉和呂鮪。採取先撫後剿的方針,收降和摧毀了不少地方勢力。馮異審理冤屈,關懷百姓,除暴安良,人民悅服。

  這時,有奸險小人造謠污陷說,馮異不服命令,想當咸陽王。馮異聽了,心裏不安,上書劉秀,請求還都。劉秀不準,派人傳遞旨意,還把污陷馮異的奏章帶給他看。馮異非常感激,寫了一本長長的奏章,表明自己的心跡,也表達了自己的恐懼。劉秀再次下詔說:“將軍之於國家,義爲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劉秀死後,其子劉莊即位,是爲漢明帝。明帝爲緬懷先帝,追憶開國功臣,在南宮雲臺圖繪功臣遺像,以表彰功臣千秋功績。因一共有28個功臣,所以被後人稱爲“雲臺二十八將”,排在第13位的就是馮異。

  大樹家風 成語將軍
  馮異爲人謙虛忍讓,從不驕傲自誇。他命令部下,在沒有交戰打仗時,行軍要走在各營後,與各將領相遇,要引車避道,進退有規矩。

  更可貴的是,每當戰後各將領並坐論功時,他總是獨自躲在大樹下,從不參與計較。因此,軍中稱他爲“大樹將軍”。攻破邯鄲後,劉秀對部隊將領進行調整,軍士都說願意歸到“大樹將軍”名下。

  馮異還爲後人留下了衆多成語。馮異在與赤眉軍的交戰中先敗後勝,劉秀下詔表揚他說:“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用來比喻在這一方面失敗,卻在另一方面成功。

  平定關中後,有人進讒言說馮異有謀反之心。劉秀指着馮異對滿朝大臣說:“是吾起兵時主簿也,爲吾披荊棘,定關中。”劉秀誇獎馮異“披荊棘”,後來演變爲成語“披荊斬棘”,比喻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或克服創業過程中的艱難。

  與馮異有關的成語還有“坐樹不言”、“畏天知命”、“以逸待勞”、“引車避道”等,馮異可謂“成語將軍”。

  “大樹”二字,濃縮了馮異忠、孝、仁、愛的高尚品格,並把這種品格作爲家風代代相傳。
TAG標籤:#典型 #血統 #馮姓 #後裔 #
熱文推薦
猜你喜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