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老黃曆>傳統節日>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 中元節的由來與傳説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 中元節的由來與傳説

占星站 人氣:2.73W

祭祀,在我國的地位十分高。七月半祭祖節被稱為“中元節”,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代表不同,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關於今天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

中元節的由來與傳説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中元節的由來與傳説 

中元節的由來和傳説,也是我們需要明白的。中元節是道教的説法,起於北魏。道士寇謙之杜撰了三元節神話,有一位叫陳子禱的人,與龍王三公主結為夫婦,分別於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他們被玉帝派駐人間,分掌賜福、赦罪、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眾鬼都要離開,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中元節祭祖祀先活動一般在當天中午進行,家家備辦豐盛的菜餚酒飯,在各自的廳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擺滿24味全席,擺上七雙筷子、一壺酒七個爵杯,正中又擺上果盒饌盤,果盒一般為六稜柱型堅木雕刻花飾,饌盤也用堅木雕成長方形,上方六格,格中放了香菇、木耳、鬆菇、黃花菜、幹筍絲和紅棗等六味素菜,俗稱“六味齋”。也會請祖宗來享祭宴,並希保庇兒孫一家康健平安、家景發達等等,稍停方卜杯討得允准,才焚燒金銀冥幣,待金紙焚燒殆盡才可以撤筵。所以今天的活動特別多。

 中元節習俗麪塑

麪塑,就是把面製品作出多姿多彩的造型。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收到麪塑的人,也是十分幸運人哦。

中元節習俗吃鴨

鴨子,肉質鮮嫩,深受很多食客的喜歡。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江蘇省部分地區,很多人還會在中元節當天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兩個結合在一起吃,味道十分獨特。

TAG標籤:#由來 #中元節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