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宗教文化>法器種類之莊嚴具的三類器物解説

法器種類之莊嚴具的三類器物解説

占星站 人氣:2.46W

佛寺和佛像是佛國在現實的世俗世界中的具體顯現。佈列各種寶物、寶器、雜花和寶蓋、幡、幢以裝飾嚴淨殿堂,用瓔珞、環釧、袈裟或天衣等莊嚴尊像,也都屬於莊嚴的範圍。那麼我們來佛教法器看看法器種類之莊嚴具的三類器物解説。

法器種類之莊嚴具的三類器物解説

佛寺和佛像是佛國在現實的世俗世界中的具體顯現。佈列各種寶物、寶器、雜花和寶蓋、幡、幢以裝飾嚴淨殿堂,用瓔珞、環釧、袈裟或天衣等莊嚴尊像,也都屬於莊嚴的範圍。這些裝飾用的道具,特別是殿堂中用的,稱為“莊嚴具”(alamkara-upavicara)。

廣義地説,殿堂四壁和欄柱上刻繪的種種圖像(特別是其中的裝飾性彩繪),尊像前的供養具,都可算是莊嚴的一部分。但是,狹義地説,近現代佛教殿堂內的“莊嚴具”,僅指以下三類器物:
  一、龕[kan刊]、帳之屬;
  二、幡、幢、蓋之屬;
  三、桌與桌帷、桌袱之屬。

以下分述。先述龕、帳之屬。
  龕,原是南亞次大陸石窟的一種小型石室,據説佛可在其中棲身與打坐、入定。僧人當然也可模仿着,在可棲息的龕內禪定,作為日常學習與生活的一部分。中國的早期大型石窟羣內,就有許多這類禪定窟。當然,更有許多是為供佛像用的。寺院中供養佛像時,往往也模仿石窟的做法,在佛像外罩上一個龕類的莊嚴具,這就是後來人稱為“佛龕”的了。

中國古代,就説是漢代吧,供貯藏用的傢俱主要是“廚”和“櫃(匱)”。關於這兩種傢俱,我的大學長孫機先生所着的《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説》(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一書的217—219頁有詳細説明,請有興趣的讀者參看,不贅述。要説的是,廚的形狀是屋頂形,好像一座有四個短足前開兩扇門的小房子;櫃則像一個現代的有短足的箱子。它們都不是供展示用的。

所以,南朝梁簡文帝《與僧正教》(載於《廣弘明集》卷十六)一文中,批評平時把佛像貯藏起來的作法不對,説:“……此土諸寺,止乎應生之日則暫列形像,自斯以後,封以篋笥〔qie si竊四〕……或十尊五聖共處一廚,或大士如來俱藏一櫃。信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可見廚與櫃是供收藏而非公開供奉用的。

當然,漢化佛教供佛的龕,在建造時可能參照了廚的形狀。以至於後來——比如説宋元之際——把龕也俗稱為廚,或稱“廚子”,至今日本佛教界還是如此稱呼,中國早就不這麼稱呼了,近現代一律叫龕,俗稱常叫佛龕。

近現代的佛龕多種多樣,總的説像一間小房子,前面開門,常為開而不設門。現代化的龕則常為一個大玻璃罩,有似展覽櫃一般。修飾華麗的龕可特稱為“閣”,常為中國傳統小木作手工藝精品。形體巨大的像無法入龕,也就不加龕供奉啦。無論加龕還是不加龕,佛、菩薩像前常懸門字形大幔帳,此種幔帳稱為“歡門”。歡門上常以彩絲繡成飛天、蓮花、瑞獸珍禽、奇花異草。歡門前常當空懸掛供佛琉璃燈一盞,俗稱“常明燈”者是也。在歡門兩側一般懸幡,故又稱為“幡門”。

有一種特殊的龕,俗稱“花亭”的,應該在此談一談。漢化佛教的花亭,是一個四方形的小亭子,它有特定用途:專門用來安置“降生佛”,也就是剛剛誕生的釋迦牟尼佛。這尊佛像的特點是:直挺挺地站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上身赤裸裸,下身掖着一條手巾(也有全身赤裸裸的,非漢化佛教即常供那種像)。

多為金屬像,身下有一個盤子,常連盤子鑄在一起。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日,漢化佛教定在陰曆四月初八,藏傳佛教則定在四月十五日。那一天要進行“浴佛”法事,其主要行事就是紮好花亭,將誕生佛請入,抬佛遊行。由於勞民傷財和阻塞交通及妨礙維持治安等原因,在中國大陸,此禮久已不行。屬於南傳佛教系統的雲南傣族佛教等則把佛誕日定在清明節後十天,並發展成民族節日“潑水節”。那是需要另作別談的事了。

有關花亭,要説的還有兩點:一是,亭上常懸小型匾額,上面寫的是“毗藍園”或“義成殿”。“毗藍園”是釋迦牟尼佛父國迦毗羅衞國和他在母國的誕生地藍毗尼園的聯合漢語省略簡稱。“義成”是釋迦牟尼佛當太子時的名字“悉達多”的意譯“一切義成”的簡稱。二是,花亭上的花,原來是由僧人到野外採集,可是眾僧人所採有好有次,有多有少,用誰的不用誰的,發生爭鬥。後來一般改成大家動手扎手工假花。

附帶説一下,僧人遷化後安置遺體的棺材特稱“靈龕”,簡稱也叫龕,又稱為龕棺、龕柩、龕子、龕船等。那是另一種龕,不可與佛龕混同。有關僧家的喪葬之事,我們當另外作文講述。

佛殿中用以遮擋、區劃空間的是幔幕。一般為縫合長布條製成。豎縫者稱為幔,橫縫者稱為幕。總稱幔幕或帳帷。一般在作法事時張掛使用。

法器種類之莊嚴具的三類器物解説 第2張

再述幡、幢、蓋之屬。
  梵文Ketu,音譯“計都”,本義是梵歷“九曜歷”中的第九曜,大約指一種想象中的彗星。它也是南亞次大陸軍旗之星,這種軍旗上繪畫有各種動物,以為三軍之節制。佛家所用莊嚴標誌也有種種佛、菩薩的代表性印記,徵以智慧之軍旗抵禦並摧破一切魔軍,所以施於殿堂,用於讚歎佛、菩薩之道德,顯示佛教之莊嚴。論其形狀,則有兩類。

一類是長片形的,梵文稱為Pataka,音譯“波多迦”,意譯為幡。漢化佛教殿堂內的幡,大致為長條形的綢布類片狀物。它由四部分組成:上有三角形的幡頭,以下連接長方形的幡身;幡頭之下,在幡身兩側,有兩條長約幡身2/3的細條,稱為幡手;幡身之下則垂飾細條或絛子若干,稱為幡足。幡身大多繪畫有圖像。

大別之,有繪畫佛、菩薩、諸天明王等像的,稱為繪幡;有書寫“種子(種字)”以代替繪畫的,叫種子幡;有繪畫佛、菩薩、諸天等的持物與印契(手印等)的,稱為三昧耶(梵文Samaya的音譯,涵義是“根本的宗旨”“誓願”)形幡,“三昧耶形”的意思是“依根本教義而作出的根本性誓願而示現出的象徵物”。

也有在幡身上書寫經文、咒語的。現當代漢化佛寺中流行一種簡化了的幡:幡身主要部分是一朵蓮花,以示“蓮花化身”之意。幡頭與幡身之間,幡身之下,各用長綢布條聯結,一般為上三條下四條。上三條中,當中一條寬些,代表幡身上部,多用白色或淺黃色等淺色,上面常書寫各種佛、菩薩名號。上面左右兩條算是幡手,下面四條也就算是幡足了。這幾條顏色常一致,多用杏黃色、紅色等比幡身深的顏色。

幡的顏色多種多樣,大略可分為單色與彩色兩類。單色的,也有不同的各種顏色。彩色的,密宗用五色幡,分青黃赤白黑,漢化佛教以之與本土陰陽五行思想等相結合,説是代表五行、五臟。以此幡作供養,可以使供養者養五臟而延長壽命,故有延壽幡之稱。密宗還有一種灌頂幡,系祕密施行灌頂法事時所用,特點是幡身狹長,幡手短(大約只有幡身的1/4以下)而有多條。

幡在佛教殿堂內外均可使用。形式多種多樣。古代和尚求雨,常在庭院中樹立一種稱為“庭幡”的幡,特點是幡身常為多層方形連接在一起,各層都有幡手。還有薦亡幡,用於招亡者的魂靈,使之趨向西方淨土;送葬幡,又稱為“四本幡”,用於送葬行列之中,常為紙幡,打完幡就燒。“四本”指的是“生、住、異、滅四本相”。用蘇東坡的詩來形象地説,就是:“一彈指頃去來今!”

更有一種“施餓鬼幡”,顧名思義,是在法事中施用的,紙幡,用後焚燬。

總之,幡在莊嚴具中最為大宗,施用處最多。

梵文Dhvaja,音譯“馱縛若”,意譯為“幢”。它是一種長筒形狀的旗幟,和幡都可稱為“計都”,但形狀不同。石制的幢常為八面形,栽在地上的,俗稱“八楞碑”的,與此同源,將另文別述,茲不贅。且説懸掛在殿堂內的綢布質的幢,是一種縫合的圓形或多面體的長筒狀物。上面以繡畫經文者為多。殿堂外施用處不多,因永久性的石幢樹立於庭院,也就用不着懸掛它們了。寺內外遊行時,有時和幡各自結組,打出幾對來示威。

梵文Chattra,意譯為“蓋”。它原是南亞次大陸一種遮陽避雨的不能摺疊的傘。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柄在傘身下中央的,與現代的傘相同,只是不能摺疊罷了;另一種是柄在傘身之上,傘身懸掛在彎曲的柄頭上的,特稱懸蓋或天蓋。常施用於尊者頭頂之上,以示尊崇。

在漢化佛教寺院中,於佛、菩薩所在的天頂施用天蓋,特稱寶蓋,常用兩種形式:一種是把天花板造成寶蓋,這類永久性寶蓋中有許多國寶級工藝品,值得注意;中國古建築學家對宗教和非宗教建築一視同仁,一概稱之為“藻井”,並對其中飾有龍形的特稱“龍井”。另一種是以絲綢布帛製成懸掛。壁畫和紙絹畫等畫幅中,則常懸空繪寶蓋,一空依傍,更顯靈異之姿和凌空之勢。

最後,大略説一説桌圍(帷)與桌袱。它們都是殿堂內供桌或供盤上鋪設的桌布類用品。只不過前者長而後者短而已。它們向外的一面常垂及桌腳,上面繡畫有吉祥物、圖案等,也有書寫佛號、真言之類文字的。其用意主要在顯示莊嚴。鋪設以求清潔,乃其餘事耳。中國傳統精細木工雕刻、鑲嵌、接榫而成的精緻供桌,本身就極具莊嚴姿態,那是不必加帷的。

佛教殿堂內的莊嚴具,大略如上所述。

TAG標籤:#器物 #莊嚴 #法器 #解説 #三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