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戲劇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的由來及其發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的由來及其發源

占星站 人氣:4.72K

永年西調是流行於我國河北地區的一種漢族戲曲劇種,名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是我國民間戲曲寶庫中的珍寶。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永年西調的歷史,瞭解它的由來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西調的由來及其發源

永年西調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黨梆子。舊稱澤州府(今山西晉城)調,在永年還稱“三搭板”(因該劇種多演出袍帶戲,舞台多設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由着名劇作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命名為“西調”,取“調自西來”之意。

根據近代專家學者的研究和考證,西調劇種的初始源頭和發展演變的軌跡是比較清楚的。根據學界研究,西調的創始人應為田書德,他是山西晉城望城頭村人。晉城古稱“澤州”,是上黨梆子的發源地。田書德原在家鄉的三義班唱棗腔、澤州調(即今上黨梆子),是個有名的男旦角演員,藝名“大閨女”。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鬧大災荒,當地藝人流離失所,無法生計。河北肥鄉縣申營村的申老永是個行戲的大管主,他在山西經商,邀請田書德、張魁所在的“三義班”二十多名藝人來河北唱戲,稱為澤州調或棗腔,很受歡迎。後來,田書德辦起科班,設科授徒,先後授徒傳藝四十多年,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西調演藝人才。

在田書德、張魁等藝人長期的傳藝、演出過程中,該劇種不斷受到冀南特別是永年一帶的口音、方言特色及河北地方劇種的影響,又常與河北比較流行的京劇同台演出,學習交流,又與河北梆子、平調、亂彈、絲絃和其它民間音樂和表演不斷借鑑、融合,其韻白由晉音向京韻、京白靠攏,形成了帶有永年特色的中州韻白。

在表演方面,永年西調改變了原來粗野呆板的動作,吸收了京戲和河北梆子等大戲的表演程式,博採眾長,兼收幷蓄,逐漸形成了西調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到清宣統年間時,冀南一帶已有十餘個西調劇社,成為西調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

解放前,西周劇種由於兵荒馬亂,已瀕於滅絕的境地,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曲方針指導下,西調藝術才獲得新生,成立了“羣友”、“進步”兩個劇團,1955年兩團合併為“永年縣西調劇團”。才使西調藝術重新走向藝術的春天。

西調的傳統劇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梆子腔劇目有六十多出,如《小過山》、《羅章跪樓》等;簧腔劇目有《探陰山》、《空城計》等三十多出;崑腔劇目有《封相》、《賜福》等;羅腔劇目有《打麪缸》、《上墳》、《頂磚》等;卷戲劇目已失傳。

2008年6月永年西調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着名西調錶演藝術家張海臣老先生為該遺產傳承人。近二百年來,永年西調在這片土地上繁榮和輝煌着,但如今,文化多樣性的衝擊,市場的萎縮,設備的落後,戲價的低迷,演出環境的惡劣等等,都成為西調藝術眼下最大的威脅,急需人們對其進行保護和繼承。

TAG標籤:#西調 #文化遺產 #永年 #發源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