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梆子腔代表作有哪些 - 梆子文化解説

梆子腔代表作有哪些 - 梆子文化解説

占星站 人氣:1.77W

梆子腔,漢族傳統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陝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是現存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那麼梆子腔代表劇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梆子文化解説:梆子腔代表作有哪些

代表性劇種
  秦腔
  以西安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成為秦腔的主流。現流行於西北各省(區)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於1912年)最為着名。

晉劇
  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也稱山西中路梆子,建國後改稱為晉劇。流傳於山東中部、河北北部及內蒙、陝北等廣大地區,與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東路梆子)被稱為山西“四大梆子”。

晉劇唱腔包括“亂彈”、“腔兒(花腔)”和“曲子”。“亂彈”有七種基本板式,即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和滾白。各種板式還有其變體。“腔兒”也稱“花腔”,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像、苦相思、刮地風等。晉劇在表演上十分重唱功,通常用成套大段唱腔充分發揮晉劇唱腔的特色。

晉劇傳統樂隊稱為“九手面”,即由九人演奏各種樂器,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有呼胡、二絃、三絃、四弦,稱為“十一根弦”。武場有梆子、鼓板、鐃鈸、小鑼、馬鑼等打擊樂。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影響頗大的劇種,是梆子腔一個重要支脈,曾有直隸梆子、衞梆子之稱,1952年定名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山陝梆子傳入河北後與當地方言語音和民間音樂結合,經過數十年的衍變,逐漸形成的。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末,是河北梆子興盛時期,湧現出許多班社和優秀演員、樂師,20世紀20年代末之後,河北梆子漸趨不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號召零散藝人集聚形成班社,並建立國營劇團和戲曲學校,使得河北梆子逐漸興盛。

現有不少專業演出團體,其中以河北省河北梆子劇團、天津市河北梆子劇團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為主要演出團體。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昂,伴奏鏗鏘有力。主要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梆子、笛、笙等。三、豫劇: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流行於河南全省以及陝西、山西、河北、江蘇、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梆子文化解説:梆子腔代表作有哪些 第2張

豫劇
  豫劇起原已很難考證,至今説法不一。在發展、流傳的過程中,形成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漯河為中心的“沙河調”四大聲腔流派。其中以“豫東調”“豫西調”流傳最為廣泛。豫東調在演唱上多用假嗓,音域較高,俗稱“上五音”。豫西調演唱多用真嗓,音域較低,俗稱“下五音”。

豫劇唱腔主要板式有五類:慢板類、二八板類、流水板類、非板類及其它板類。其伴奏樂器過去有“一鼓二鑼三絃手,梆子手鈸共八口”的説法,現在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琵琶、嗩吶、梆子、鼓板等。

蒲劇
  蒲劇,因興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濟一帶)而得名,亦稱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晉南地區的主要劇種,臨汾地區有許多古代戲劇活動遺蹟,例如臨汾市的魏村元代戲台、東羊戲台和王曲元代戲台等,造型逼真,表情豐富,再現了我國古代的戲劇藝術。這些實物史料證明,晉南地區戲劇活動歷史悠久。蒲劇唱腔高昂,樸實奔放,長於表現慷慨激情、悲壯悽楚的英雄史劇,又善於刻劃抒情劇的人物性格和情緒。 蒲劇即

“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于山西晉南古蒲州(今永濟)一帶得名。蒲劇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流行於山西南部各縣和陝西、河南、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

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於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而得名。它與中路梆子(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蒲劇在清代乾隆時期(十八世紀)外省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嘉慶、道光以後,又稱“山西梆子”。陝西稱:東路戲,山西省北、中部稱“南路戲”。晉南當地則習慣稱“大戲”或“亂彈”。

結束語】從戲劇音樂的結構形式來分,我國戲劇可分為曲牌聯套結構和板式變化結構兩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稱為“聯曲體”,後者又稱為“板腔體”。梆子腔是一種形成最早、最曲型的板腔體結構形式。

TAG標籤:#解説 #梆子腔 #梆子 #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