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史上十大偽君子 -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

史上十大偽君子 -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

占星站 人氣:2.86W

每個人並非都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可能在他的背面還有着你未發現的那些陰暗面。歷史上的這些偽君子,騙過了所有人,你可曾發現了嗎?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帶你瞭解史上十大偽君子。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虞舜
  舜本來出生貧寒,他的父親是個瞎子,知子莫如父,瞎子對自己兒子的底細知道得一清二楚,幾次想殺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後來舜得到了堯的信賴而步步高昇,等到掌握了大權之後,就把堯的兒子丹朱殺死,把堯囚禁起來,強迫堯把王位“禪讓”給他,另外還接收了堯的兩個女兒。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搞“禪讓”的人。

曹丕娶了漢獻帝兩個女兒,又逼迫漢獻帝禪讓之後,得意洋洋地説:“現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禪讓是怎麼回事了!”在正統的歷史教課書中,舜的地位是很高的,據説他能讓百獸率舞,連鳳凰也會飛來湊熱鬧。

這説明他的德行已經感動了一切動物,但奇怪的是,這樣的好德行居然不能感動自己的弟弟,那個叫象的人,據説舜的弟弟象外表似乎恭敬,但內心巨測,所謂“象恭滔天”,傳説象棋就是舜發明的,以啟迪象的智力,但最終舜還是把象給流放了。

舜是名人,歷代禪讓都得以他為據,魏文之事尤其可笑的是,一定要推讓三次,以表示自己的謙恭,其實古之所謂三,概言其多,非實指,但曹丕顯然也沒有耐心寫第三遍辭讓表了。

舜喜歡音樂,這是後來宮廷歌舞名正言順的存在依據,此外舜還有遠遊的愛好,這當然也會被看作是體察民情,可惜當時“江水浩蕩,懷山襄陵”,如果沒有禹,舜的江山也不會很穩固,但這個禹最終也要來個禪讓,這恐怕是始料不及的。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2張

伊尹
  伊尹是湯的宰相,湯死後,他輔佐湯的兒子太甲,但不久以後,他就羅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宮,自立為王。三年後,太甲在忠於自己的臣子幫助下逃脱,回來誅殺了伊尹。後來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執掌權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廢除他們所不喜歡的皇帝。

只要看看後來那些自命伊尹的人,他們和皇帝其實都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霍光(死後全家被殺)、董卓(被殺)、孫竣(後來全家被殺)、司馬昭(死後兒子篡權)……伊尹以下犯上,卻得到了儒家的肯定,這是因為伊尹是商朝開國的宰相,在征服夏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作為商王朝後裔的孔子,一直以殷人之後為豪,當然會對伊尹這樣的先輩傳奇人物充滿讚歎之情。不僅如此,方春秋之時,諸侯戰亂,其中明主甚少,於是引出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對所謂的君權其實並不十分買賬,伊尹的例子恰好比較好地體現了儒家弔民伐罪的思想。

但問題在於,伊尹作為最早的管家式權臣的代表,他所持有的理念和儒家是完全不同的,儒家誕生在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之交的時代,而伊尹正在奴隸社會的盛期,比如伊尹並不反對陪葬制度,這和儒家的節用愛民、君輕民重的主張是完全不同的。

這是儒家固有的偏執,其實周武王馬前一旦有勸諫者,那是一定要拖開的,而紂王的軍隊一旦抵抗,就一定讓他們的血流到漂杵的地步,春秋之前的人們的價值觀和儒家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卻一定要拿他們來作為自己的偶像,是生拉死人來抬轎子,彷彿可通古今,其實並不明智。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3張

劉備
  當人們説呂布是三姓家奴的時候,常常把劉備給忘了。劉備起先跟着劉焉,再追隨公孫瓚,陶謙給了他一些軍隊他就投了陶謙,沒多久陶謙不明不白死了,兩個兒子也死於非命。劉備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盤讓呂布奪去,他就厚着臉皮託庇在呂布門下,但呂布終究不信任他,他就隨曹操滅了呂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圖對曹操下毒手,最後在徐州反曹。

失敗後投袁紹,看袁紹不行又投劉表,劉表死後,一個兒子投降了曹操,另一個兒子在劉備手裏,年輕輕地據説酒色過度死了。周瑜打敗曹仁得到荊州,劉備卻厚着臉皮借了荊州一直不肯還,直到最後決裂。

劉備最後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劉焉的兒子劉璋,《三國演義》裏説他不肯奪同宗的地盤,那是胡説八道,事實上他的哪一寸土地不是從自己宗族手中奪來的。本來亂世英雄,萍寄江湖,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關鍵還在於劉備這個人口中無實話,投奔誰又不肯為人盡忠,從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流氓精神看,倒不亞於劉邦。

首先,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的出身就大有疑問,中山靖王因罪全家被賜死,怎麼會遺留下他這一脈,居然要靠編織為生。桃園三結義,張飛出錢,要算是最大的股東,關羽出力,卻一切劉備説了算,顯然是出身起了決定作用。

不僅如此,劉備也策劃了讓人噁心的三讓徐州,彷彿是禪讓的微縮版,到劉璋處作客,更是居心匝測,害盡川中忠良。在袁紹處,他不想怎樣戰勝強敵,卻想着怎麼消耗袁,以致連失兩員大將,他卻暗自高興。

在曹操手下,進讒言殺死了呂布,倘呂求情時置之不理也罷,或者義正詞嚴也可,偏偏要騙一個快死的人,可見心術不正,陰險到了令人側目的地步。三國之爭,由於都是赤裸裸的現實主義者,修史者無法指定正統,最終劉備的可疑的身份幫助了他,後代多以蜀為正統,於是劉備從一個委瑣的人物,一下子變得高大了起來。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4張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祖籍琅琊諸縣(今諸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排擠原來益州的大臣李嚴等人,執掌大權,還經常用老子教訓兒子的口氣對劉禪説話,開一堆名單要劉禪信任,還説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意思是全得聽他諸葛亮的。可惜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時候兒子也還小,所以沒來得及篡位,但是南諸葛,北司馬,他們的招數是相似的。

歷代推崇諸葛亮,是因為他很聰明,但如果我們仔細研讀就會發現,諸葛亮一生很少有勝績,先是被曹操追得到處跑,如果沒有孫權,幾乎全軍覆沒,以後六出祁山,次次失利,戰果還不如當年的關公,而長期作戰大大消耗了國家的實力,導致蜀國國力凋敝,而李嚴對此很有看法,結果自然要被當作奸臣予以革職。

事實上,蜀是三國中真正最早被滅掉的,這與它長期窮兵默武、國力空虛是有關係的。諸葛亮據説智慧過人,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發明真正留到今天,在理論上也沒有什麼突出貢獻,他的長才還是在玩人上,説白了他也就是一個高明的政客而已,這樣的人什麼時代都會有。

為了鼓勵臣子向皇上貢獻智力,於是諸葛亮也被封建社會樹成了偶像,彷彿他是當權而不專權的代表,但還是清代皇帝更明智一些,對這樣的所謂忠臣統統排斥。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5張

李世民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着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這個一代明君,卻有過屠城的記錄,也有過殺害兄弟,劫持父親,篡奪皇位的歷史,而且把弟媳婦也收羅進宮來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個殘忍、好殺、好色的傢伙,不過唐太宗很會做秀,他殺死兄弟後後見高祖,吮着高祖的乳頭大哭那一段實在有點噁心人,似乎不忘父親的養育之恩,卻從此奪了他老人家的天下。

他不僅改寫了歷史,還故意在史書裏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無權過問史書記錄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漢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後自己因為吃了金丹中毒而死。歷史上往往爭議像李世民這樣的偉大君主,為什麼在後代教育上存在嚴重的問題,最終反覆挑選的繼承者高宗幾乎把李姓江山斷送在武則天手裏。

關鍵在於李雖然也善於言傳身教,但畢竟自己的江山也是搶來的,怎麼説也不硬氣。李世民晚年好神仙,對政務漠不關心,一代天驕的墮落,非常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人治制度的嚴重不足之處,李世民在封建皇帝中算是最能虛心接納意見的了,但當這些意見不具備制約作用時,那麼,最終它們也只能成為帝王之術的幫兇。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蜜月時代,李世民身上已經體現出了人治機制的不足,最終壯志消磨,到李隆基之時號稱盛世,卻一戰而從此走向無可挽回的崩潰局面,封建社會的脆弱也如是。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6張

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6.21—1187.11.9),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年號建炎、紹興,在位35年。他在位時,迫於形勢起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大部分時間仍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後來甚至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眘,被尊為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諡號曰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加諡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他與秦檜製造岳飛父子謀反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遂同金朝簽定了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貢,以換取金承認自己在淮河、大散關以南地區的統治權。

當人們世世代代痛罵秦檜的時候,可曾想到秦檜不過是一個幫兇而已,沒有皇帝的旨意,哪裏來十二道金牌,沒有皇帝的默許,秦檜怎麼可能把一個地位相當於副宰相的大將軍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後來秦檜等人作為替罪羊永遠跪在岳飛墓前,宋高宗卻啥事沒有。

不過宋高宗這個皇帝當的也不痛快,由於向金稱臣,因此每次上表必自稱“兒臣”,奇怪的是他並不引為羞恥,反而非常心安理得。宋高宗作為中興之主,史書上的評價並不低,只是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因此人們並不很在乎這個滿嘴仁義道德的高宗。岳飛的冤案,是封建王朝人治體系中的缺陷的惡性表現。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7張

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着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朱熹着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説解》《通書解説》《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還用程伊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論勸友人的妹妹守節,但他自己卻有過逼嫁守寡的弟媳婦以侵奪亡弟產業的隱事。另外朱熹為了打擊報復不贊成自己觀點的唐仲友,將一名叫嚴蕊的妓女嚴刑拷打,企圖逼她承認與唐有男女關係,結果被嚴蕊拒絕。

從這件事看,這個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個妓女。在《三言》中,頗有一些對朱熹不利的故事。因為明代人最看不起宋代人,在明代,道學二字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朱熹作為道學的代表,當然不會被馮夢龍所欣賞。

應該説,朱熹和二程在政治上也是問題比較多的,他們黨同伐異,造成北宋多年朝庭失和,最終誰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成績。朱熹的詩寫得很好,為人也比較有才,有些文章寫得很漂亮,但奇怪的是他的思想與見解卻很迂腐,比如《關雎》之詩,朱竟解釋成“象后妃之德”,這就給人太牽強的感覺了。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8張

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峯,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着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税,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

得到提升,歷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1587年(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諡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説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有個女兒,才七歲,因為偷吃了別人一個餅,海瑞逼她活活餓死,其實這麼小的孩子還不可能自殺,實在是被餓死的。管仲説:易牙為了討齊恆公的歡心,把自己兒子煮了給他吃,這種人殘忍到極點,為了榮華富貴什麼事也做得出來,千萬不能信任。

相比之下,海瑞為了維護自己清官的聲譽,能把自己七歲的女兒餓死,其實他的本質和易牙是一丘之貉。其實在明代中,海瑞的作用與影響力都很有限,如果不是文革初期那篇《批海瑞罷官》的文章的話,那麼可能大多數人連海瑞是誰都不會知道。

海瑞這個人還是比較正直有操守的,但個性偏激、在封建社會的價值觀影響下,他完全背離人性的基本道義準則,這有他的責任,也有時代的責任。海瑞出身自海南島,除了唐代的胡荃等人,海瑞可能是這個當時算很偏僻的地區百年不遇的人材了,這也是海瑞名氣比較大的一個原因。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9張

弘曆
  弘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峯,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弘曆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不過乾隆帝弘曆是個文化的摧殘者,但他不像秦始皇那樣焚書坑儒,而是大力提倡小學,讓儒們皓首窮經,不問世事。他編訂的四庫全書,收羅了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着毀掉,許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樣,特別是涉及對女真人和滿人的地方,甚至罵“虜”、“韃”的都不能倖免。

另外乾隆還有一個嗜好,就是把他鑑賞過的古書畫都蓋上一個八寸見方的“乾隆御賞”,有些畫寬不過一尺,也照蓋不誤,很多名畫都被他蓋得大煞風景。古人評價秦始皇説:“坑灰未冷山東亂,原來劉項不讀書。”意思是始皇帝本來希望用愚民政策使天下平安,結果劉邦和項羽從不讀書,一樣可以推翻秦王朝。

在這一點上看,秦的文化扼殺策略是不可取的,弘曆則比較好地吸取了過去的經驗,不論是八股文的科舉制度也好,還是提倡道學,都是高級的愚民政策。

比如科舉制度,唐代還有因擅長詩歌而成為進士的,明代散文則體例不一,到清代則完全扼殺了學子的任何創造力。清代皇帝文化功底都比較深,這和歷代不同,因此最懂文章關竅,從而可疑很容易地將一己之好惡,推為當世的標準,這就是所謂明君的可怕之處。

人前人後兩副面孔,史上十大偽君子 第10張

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着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3年鎮壓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14年頒佈《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12月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説,有人説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如果沒有這個人,中國的現代史可能都要重寫,袁在政治鬥爭中幾沉幾浮,卻無不轉危為安,最終登上了權力的頂峯,但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即使再聰明再老謀深算,也無法逃脱其可恥的命運。

袁世凱這個人從最早和強學會合作時,出入譚嗣同的左右,被維新派引為心腹,袁沒有出過國,對世界也缺乏必要的瞭解,居然很快懂得了維新派的理論,併成為忠實的擁護者,要算是當時少有的聰明人,但就是他最終出賣了自己的信仰,使百日維新功虧一簣。

以後袁又利用清政府對他的信任和革命黨的幼稚,自己撿了個漏,他敏鋭地發現宋教仁是一個危險人物,對後來首難的蔡諤也備加防範,可見其思慮深遠,但歷史最終以自己的方式選擇了前行,這個處心積慮一生的偽君子最終沒有逃脱懲罰。這應該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TAG標籤:#人前人後 #偽君子 #兩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