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城市文化>你瞭解多少? - 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瞭解多少? - 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占星站 人氣:1.26W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杭州歷史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但很多傳統技藝正瀕臨消亡。瞭解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有助於我們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杭州文化。

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瞭解多少?

杭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品
  [梁祝]
  中國四大民間傳説之一,在1600多年發展歷程中,梁祝從最初的民間愛情傳説逐漸進入各類文藝形式,形成了千姿百態、蔚為壯觀的梁祝文化。可以説世界上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傳説。杭州是梁祝傳説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萬鬆書院就是傳説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共讀之處,而十八相送處,也見證了一段千古愛情。

[白蛇傳]
  中國四大民間傳説之一,基本成型於南宋時期的杭州,後流佈全國並遠播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白蛇傳有着重要的思想價值、歷史學、民俗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白娘子(白素貞)、法海等形象,是中國藝術長廊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傳與斷橋、雷峯塔,與西湖密不可分的關係,使杭州具有了更為豐厚的文化內涵。

[杭州小熱昏]
  杭州地方曲種小熱昏因其創始人杜寶林的藝名“小熱昏”而得名,曾改稱“小鑼書”,至今有百餘年曆史。原為露天的説唱藝術,説唱者兼賣梨膏糖,故俗稱“賣梨膏糖”。小熱昏以説唱逗笑為藝術手段,語言風趣幽默。流行於江、浙、滬的獨腳戲(俗稱滑稽戲)即由小熱昏衍變發展而成。曲種的基本曲調有“鑼先鋒”、“三敲賦”和“東鄉調”,現“三敲賦”、“東鄉調”已絕響,演唱者也僅存杜寶林第四、五、六代的幾位藝人,眾多傳統曲目已瀕臨失傳。

[西泠印社金石藝術金石篆刻藝術]
  西泠印社金石藝術金石篆刻藝術可溯源至殷商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葉銘、吳隱等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發起創立。百年來,西泠印社始終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和“兼及書畫”為宗旨,成為我國研究金石篆刻領域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學術社團,被譽為“天下第一名社”。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
  張小泉剪刀品牌始創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張小泉剪刀選料講究,鑲鋼均勻、細,其傳統的剪刀鍛制磨工精工序共有72道。三百多年來,歷代張小泉的繼承者一直恪守“良鋼精作”的祖訓,所制剪刀刃口鋒利,開合和順,式樣精美,經久耐用。

[富陽竹紙製作技藝]
  富陽古名富春,素有“土紙之鄉”之稱,其竹紙製造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富春竹紙以當年生嫩毛竹為原料,有一整套獨特的製作技藝,大小工序達72道。富春竹紙品種很多,用途各異,其代表產品元書紙呈淡米黃色,略帶竹子清香,柔軟耐折,不腐不蛀,為毛筆書寫的上佳紙張。富陽至今仍有竹紙傳人從事傳統竹紙生產,但為數不多。

[胡慶餘堂中藥文化]
  胡慶餘堂由“紅頂商人”胡雪巖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創設。“南有慶餘堂,北有同仁堂”,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胡慶餘堂贏得了“江南藥王”的美譽,並形成其特有的中藥文化。胡慶餘堂中藥文化包括其經營理念、製藥技藝等許多方面,由胡雪巖親書的店訓“戒欺”,就是胡慶餘堂中藥文化的核心。

[餘杭滾燈]
  餘杭滾燈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滾燈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編成,分大、中、小三種,有“文燈”“武燈”之分。傳統的滾燈表演有“霸王舉鼎”、“金猴戲桃”、“旭日東昇”等9套27個動作,融體育、舞蹈於一體,集力與美於一身。1999年餘杭滾燈代表浙江省參加了首都慶祝建國五十週年聯歡晚會。2000年餘杭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滾燈)之鄉。

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瞭解多少? 第2張

杭州入選第一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品
  [王星記扇子]
  杭州扇雅自古有名。王星記扇是杭扇的代表。杭州王星記扇莊創辦於清光緒元年(元1875年),創始人王星齋。王星記扇子共有15個類,400多品種,其中以黑紙扇和檀香扇最負盛名。黑紙扇製作工序達86道,工藝精湛,風格別具;檀香扇則採用工藝技術難度極高的拉花、燙花、畫花“三花”工藝,製作精巧雅緻。

[越窯青瓷]
  越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窯場,是中國青瓷的發祥地之一。窯場創燒於漢代,制瓷歷史長達千年,主要分佈在古越州的轄縣會稽、餘姚、蕭山、上虞等地。唐代越窯青瓷燒造已很成熟,釉色達到了“類冰似玉”的水準。越窯青瓷的造型、裝飾、燒製等工藝,對世界陶瓷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蕭山花邊]
  蕭山花邊亦稱“蕭山萬縷絲”,其工藝相傳從意大利傳入。上世紀三十年代,蕭山花邊已初具風格,針法由初期的2種增加到10種。如今蕭山花邊已形成了萬縷絲、鑲邊和機手結合花邊三類產品,捏繡、格欣繡、彩條鏈、絢帶麗四類品種,其中尤以絢帶麗花邊工藝為佳。製品種類有牀罩、台毯、盤墊、幾墊、沙發套、披肩、衣裙等30多種。

[西湖綢傘]
  西湖綢傘創制於1932年,當時杭州都錦生織廠的藝人用杭產絲綢和富陽出產的淡竹製成綢傘,由於其形制精巧、色彩絢麗、很快便流行於世。西湖綢傘選材考究,純手工製作,加工程序多達18道,裝飾採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刺繡工藝等手法,雅緻雋秀。

[都錦生織錦]
  杭州織錦明代就聞名全國,至清代,與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四川蜀錦齊名。1922年,愛國工業家都錦生在杭州創立都錦生絲織廠,在繼承傳統杭州織錦工藝的基礎上,研製出五彩錦繡,經緯起花織風景畫等工藝,形成特有的藝術風格,都錦生織錦遂成為杭州織錦的代表。都錦生織錦以裝飾性產品為主,有風景織錦(彩色、黑白)、絲織畫軸、絲織人像等觀賞性織錦工藝品,也有牀罩、台毯、靠墊等實用類織錦工藝品。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指流星於浙江北部和上海的絲竹樂,素有“花(花彩)、細(纖細)、輕(輕快)、小(小型)、活(靈活)”為音樂風格特點,在我國民族器樂中頗有影響。有《中花六板》、《三六》、《慢三六》、《慢六板》、《歡樂歌》、《雲慶》、《行街》、《四合如意》等“八大名曲”。杭州與蘇州、上海同為江南絲竹主要流轉地。

[杭劇]
  杭劇又稱武林調,在坐唱曲藝宣卷基礎上形成,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抗戰前頗為興旺,流傳於杭、滬、勇一帶。所唱曲調有平板、大陸調以及杭州攤簧等。解放後尚有三、四個劇團,後來僅存一個專業劇團,劇目以《獨佔花魁》、《李慧娘》、《銀瓶》最為有名。文化的大革命中劇團被撤消。

[淳安竹馬]
  淳安竹馬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竹馬舞,歷史悠久,據傳其起源於元末明初朱元璋屯兵淳安鳩坑源時遺下一匹戰馬一事有關在吸收了睦劇的某些藝術特點後,竹馬舞由最初的神馬獨舞,逐漸發展成羣舞形式。傳統的竹馬錶演有生、旦、醜等角色之分,竹馬分紅、綠、黃、白、黑等五色,表演少則數十陣,多則108陣。

[淳安三角戲]
  三腳角戲又名睦劇,為地方戲曲劇種。因旱期演出屬歌舞類小戲,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個角色而得名。三腳戲主要流行於浙西淳安、開化、常山諸縣以及安徽屯溪、歙縣和江西婺源一帶,在淳安境內演出尤多,一般都用淳安方言説唱,表演淳樸、明快,鄉土氣息濃郁。因淳安原屬睦州,故新中國成立後,三角戲定名為睦劇。主要作品有《牧牛》、《南山種麥》等。

TAG標籤:#文化遺產 #杭州 #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