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城市文化>長沙曲藝“奇葩”長沙越劇文化

長沙曲藝“奇葩”長沙越劇文化

占星站 人氣:1.32W

中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的形成是要漫長的時間的,如果這個文化得不到正確的保護,那就沒有今天的價值了。對待文化的傳承我們應該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樣才能不斷的昇華,不斷的提升它的價值。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長沙文化中的長沙曲藝“奇葩”長沙越劇文化。

長沙曲藝“奇葩”長沙越劇文化

越劇是浙江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稱“小歌班”、“的篤板”、“紹興文戲”。發源於紹興地區嵊州、新昌一帶。流傳於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為主的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以紹興為古越都城,因而1938年改名為“越劇”。

越劇相對於國粹京劇來説,文化底藴要淺薄一些,京劇來源於崑曲,那是中國最古老和最有文化魅力的戲劇表演形式,但隨着人浮於事的靡靡之音,崑曲名家所剩寥寥。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落地唱書是嵊州一帶的曲藝形式。早期的曲調與佛徒的宣卷調關係密切。清咸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後經不斷髮展,演變為“吟嘎調”,一直延續使用到越劇形成之後。

越劇必定是與京劇不同,她重在抒情,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她起源於浙江,發展於上海,獨特的藝術氛圍奠定了越劇的文化特徵,長江流域大致可以分為巴蜀文化的詭異瑰麗,荊楚文化的遼闊大氣,吳越文化的秀美精細,而越劇正是吳越文化的代表,南方的母親河在她的下游充滿了詩情畫意,越劇便多是才子佳人的演繹。

歷史上吳越盡得東南之利,財富積累之餘必然生活精緻,行為優雅,紙醉金迷之地才會有梁祝那樣悽婉的愛情,而這種生死相依在京劇中的表現形式就成了卓文君的大膽私奔。

越劇的舞台形式相對單調,沒有過多的行頭和叫頭,《梁祝》中的《十八相送》是非常有名的摺子戲,二人的對唱讓人品出了十八里傾情相依的不捨,“出了城,過了關,過了一山又一山,前面到了鳳凰山。過了河灘又一莊,眼前還有一口井。離了井,又一堂,十八里相送到長亭”。

唱詞淺白,因為戲劇最早是服務於目不識丁的勞苦大眾的,貴在純樸自然,這裏面大量的空間變換,道出了梁山伯的重情重義,祝英台的不離不棄,歌頌了不畏封建強權下的男歡女愛。範派和傅派都屬於越劇生旦角中的高腔,範派嗓音實,聲宏亮,中氣足,音域寬,追求男性的陽剛美,這在越劇中是不多見的,她在旋律多變中突出唱腔的樸實大方,用範派演繹梁山伯是非常貼合的,純樸中有着鍥而不捨的精神。

TAG標籤:#越劇 #曲藝 #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