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占星站>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兵家爭奪的壽縣古城 - 楚文化的故鄉

兵家爭奪的壽縣古城 - 楚文化的故鄉

占星站 人氣:2.47W

上下五千年的泱泱中華文明,孕育出數也數不清的文化瑰寶,遼闊的中華大地上那一座座歷史悠久而底藴豐厚的古城,就是數千年光輝歲月留給炎黃子孫的珍貴遺產。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為你介紹,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壽縣古城。

楚文化的故鄉 兵家爭奪的壽縣古城

地處淮河中游南岸的壽縣古城,古稱壽春,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佈局的一座宋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此,共4次為都,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

壽縣古城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始建於春秋時期的“天下第一塘”安豐塘、北宋時期的古城牆及古壽春城遺址均為壽縣古城內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自明清以來,壽縣古城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是我國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壽縣古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積3.6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7147米,牆高8.33米,寬6.66米。各城門均有內外雲梯與城堡連接。古城外東南兩方有護城濠,寬約六十餘米;城北淝水環繞,城西為尉升湖。

古城原有四門,東為賓陽門,南為通淝門,西為定湖門,北為靖淮門。四門原都有護門甕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有“歪門邪道”之説,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原有角樓八所,翼然立於城上,但現均已倒塌

城牆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牆垣改用石塊壘築,後來,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城內原建有涵道,與城外相通。東西涵看牆之上,分別鐫有“崇墉障流”、“金湯鞏固”字樣。

涵口之上築有月壩,與城牆等高,既利於城內積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節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氾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這一水利設施,曾被譽為古水利工程的一顆明珠。

TAG標籤:#楚文化 #故鄉 #壽縣 #兵家 #古城 #